妥善的现场救护是挽救各种类型创伤病人生命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急救处理包括心肺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急救护理小技巧
一、心肺复苏:一经确诊为心跳、呼吸骤停,立即采取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病人衣领,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三、止血:采用手指压迫、加压包扎、扎止血带迅速控制伤口大出血。
四、消毒:一旦皮肤上有伤口,则会影响皮肤完整性,这就给了病菌可乘之机,为了防止病菌的侵袭,需要仔细的消毒伤口。
五、包扎: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和减轻疼痛,一般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料包扎,如有腹腔内脏脱出,不要立即塞回腹腔,应先用干净的器皿保护后再包扎,以防污染。
六、固定:肢体骨折或脱位可使用夹板、就地取材或利用自己肢体、躯干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方便搬运。
七、搬运:搬运脊柱损伤病人应保持伤处稳定,避免弯曲或扭动,搬运昏迷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或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伤口护理小技巧
一、闭合性损伤:单纯软组织损伤者,局部制动,患肢抬高,局部冷敷,24小时后改用热敷或红外线治疗。
二、开放性损伤:擦伤、刺伤、切割伤及撕裂伤等。
三、清洁伤口:消毒后可以直接缝合。可以用碘酒或者酒精进行消毒,顺着创面的边缘从里往外擦拭。
四、污染伤口:采用清创术,对伤口进行清洗,扩创、缝合等处理。伤后6~8小时为最佳时间。
五、感染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坏死组织和脓液,保持引流通畅,控制感染。
六、断肢(指):在断肢或断手指的情况下,不仅要注意伤口的保护,还要将断肢置入4℃冰箱冷藏保存起来,迅速将病人和断肢(指)送往医院,力争在6小时内进行断臂再植的手术。
伤口局部表现的小常识
一、疼痛:常与创伤的程度、部位、性质、范围、炎症反应强弱及个人耐受力有关。疼痛在活动时加剧,制动后减轻,常在受伤2~3天逐渐缓解。
二、肿胀:由于局部出血及液体渗出所致,常伴有青紫、瘢痕、血肿,伤后2~3日达到高峰。
三、功能障碍:局部组织结构破坏、疼痛、肿胀或神经系统损伤等原因所致。
四、体温增高: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并发感染时可有高热。
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受伤。一旦受伤,无论是开放性还是闭合性创伤,都要及时就医,接受正确的处理,以免延误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