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是抢救患者的关键科室,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患者流动性大,其次病情变化多。作为护理科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从多个层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制定规范的抢救护理,及时做好相关工作。急诊科内设有内外科、五官、儿科、发热门诊等,所以急诊科的工作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医院的治疗水平、护理的工作质量和人员的素质水平。那么如何在急诊抢救中做好护理配合呢?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了解急诊科抢救中如何做好护理配合,那么需要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基本素养进行全面了解。作为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急救护理意识,要有快捷的反应速度,要有有效的反映质量,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急诊科做好相关的护理配合工作。对所从事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有同情心,掌握高水平的技能和迅速应变能力,要不断地从急救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新理论,提高新技能。另外就是较快的反应速度,护理人员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提高反应速度。急救工作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成训练有序的工作流程。
除此之外,对于危急重症患者要做出快速反应,这样才能够提高最终的救治效果。良好的服务态度也是必需的,突发的疾病或意外伤害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痛苦无以言表,作为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予以满足,耐心解答和处理,避免出现各种负面反映。最后就是良好的综合性素质,这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训练得到提升,要意识到护理工作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一群人的互相配合,遇到事情需要急诊科护理人员齐心协力,互相协助,这样才能在良好的团队合作中,让护理工作得到全面保障。
如何在急诊抢救中做好护理配合
围绕着急诊科的相关特点,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制定科学的配合流程,通过心理上的配合帮助急诊工作顺利推进。
科学护理配合流程 为了更好地做好患者的抢救工作,就需要按照合理的护理配合流程来进行操作,这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格外重要。要围绕着实际,明确参加抢救护理人员的人数,制定相关的护理配合流程,根据不同的配合程序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工作内容,根据医生的抢救措施配合医生,这样能给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另外,在抢救过程中,为了做好配合,护理人员还要观察周边的环境,做好环境的护理,对于仪器的摆放位置一定要仔细核对,在抢救时相关的心电、血压监护仪、呼吸机都要放在合适的位置,这些仪器位置摆放好才能保障抢救流程更加通畅。还要把与抢救无关的人员和物品都清理现场,给急救现场留下足够的空间。
心理上的高效配合 在救治急诊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围绕着相关流程做好配合之外,还体现在心理素质层面,不仅要给患者和家属给予心理上的安抚,在抢救过程中,很多患者家属情绪会因患者的病情反复而表现得格外强烈,这时候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对于护理人员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去对待患者家属,通过安抚和劝导,帮助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无论是对待患者还是家属,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都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给患者、家属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耐心的回复相关患者的病情,让患者和家属得到满意答复,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抢救工作。另外现阶段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让自身护理水平得到不断的发展,让患者能够得到高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