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是由外部暴力冲击导致人体某一部位或多部位发生骨折的外伤性急性疾病。青壮年人群发生开放性骨折比例相对较高,在从事体力劳动或者爆发性较强的运动时容易发生开放性骨折,从事危险工作如:建筑、施工、爆破等工作的高风险作业的工人也是开放性骨折多发的群体之一,另外从较高的山丘或建筑上摔落,也是比较常见的开放性骨折发生原因。
一、开放性骨折的特点
1.开放性骨折伤口暴露在外,不及时清理消毒受到外界细菌入侵,导致伤口感染发炎。2.开放性骨折大多是由于外部暴力引起,高速度的冲击不仅仅会形成严重的外部伤口,还会造成软组织的大面积损伤。肌腱和神经的损伤难以修复,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造成患者肢体的瘫痪。3.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难度大,对骨折部位形成的肿块和骨屑的清理要求严格,特别是关节部位的骨折,进行急救时更要仔细检查韧带是否有深层断裂的情况。
二、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及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首先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这是危重症急救工作最优先的选项。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创伤部位的感染、功能性软组织的重建,保持肢体的完整性和肢体功能的恢复,避免造成患者截肢或者肢体功能受损,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治疗策略。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处理措施的优先顺序,进行开放性骨折急救时,要优先保证患者创口的清洁,采取有效措施闭合创口,以免创口长时间暴露在外界下受到感染,短期内可给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提高骨折部位的抵抗力。不稳定的开放性骨折,急救时要尽可能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清创前要使用支架固定住骨折侧的整个肢体,清创结束后要采用内、外固定的方法保持骨折端的稳定。对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急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接触患者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定创伤是否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可能,及时对危及患者生命的创伤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2.开始急救时就要使用广谱维生素,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3.清创时要对伤口进行反复冲洗,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往往要维持1~3天的冲洗强度。4.骨折部位尽早进行内、外部的固定,保持骨折端的稳定。5.对于骨损伤严重,产生大面积塌陷和粉碎性骨折的开放性骨折患者,要及早进行自体骨移植,保证患者骨折部位肢体功能的恢复。6.手术后及早进行伤肢的康复锻炼,可以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
三、开放性骨折急救处理
抢救患者生命。开放性骨折往往发生突然,很多时候必须即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急救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已经昏迷的患者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和血块,避免患者不自主的吞咽,将异物吸入呼吸道。患者出现心跳减弱或停止的情况时,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保证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患者伤口处理。1.清理伤口时,要尽可能地将伤口表面的异物清理干净,露出的骨端无法保证完全消毒的情况下,不要复位推回,防止被污染的骨端进一步污染深层的软组织。2.伤口较轻的骨折,包扎后可先用冰袋敷于伤口表面,减轻伤口肿胀的情况,但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保持在20分钟以内。3.大部分的开放性骨折通常伤口流血量比较大,如果用纱布无法止住伤口流血,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如果仍然无法止住,必要时可采用止血环扎紧伤口上端止血,但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因缺血导致组织坏死。
确保患者转运安全。开放性骨折患者,现场进行急救后,应尽量保持患者身体平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将患者送往医院,拨打电话时不要慌乱,要将患者情况简单、快速的说明,保证急救人员到来时能够带上足够的急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