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致死率一直呈现增长态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分别有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及结直肠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都与消化系统存在一定关系。有研究显示,中晚期的消化道癌患者五年内的存活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下,癌症致死率非常高。但是患有消化道早癌的患者五年内的存活率基本在百分之九十左右。因此消化道早癌尽管也属于恶性肿瘤,但是其致死率相对来讲非常低,患者在发现自己患有消化道早癌之后,只要尽早接受治疗,基本上癌症不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且当下我国的医疗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如果患者发现消化道早癌的时候非常早,这种癌症甚至能够被根治。本文将以问答的方式对消化道早癌的相关知识进行阐释。
消化道早癌是什么
消化道是一个非常长的器官,器官中包含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以及直肠。消化道早癌主要是指早期食管癌、大肠癌及胃癌。在医学上指的是浸润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或是旨在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讲得通俗易懂一点,消化道早癌其实指的消化道癌早期。早期消化道癌的病灶很小,被各种因素限制,病灶出现转移的概率非常小。一般患者会出现消化道早癌的部位是胃、食管、直肠及结肠。通常情况下患有消化道早癌的患者的症状相对来讲都比较轻,一些患者甚至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因此消化道早癌的治疗效果比中晚期治疗效果要好很多。
消化道早癌的高发人群
消化道肿瘤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来讲发展起来是比较慢的,肿瘤从早期到晚期需要经历非常长的时间,且患者只能通过定期体检的方式对疾病进行筛查。同时,有消化道肿瘤疾病遗传史,特别是直系亲属的人群,患有反复发作,无法彻底治愈的糜烂性胃炎患者、胃肠息肉的患者,罹患消化道早癌的概率也远高于普通人。
此外,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良习惯的人群,罹患癌症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人群,这些不良习惯主要包括日常饮食中盐分含量过多的人群、喜食煎烤、油炸及烟熏食物的人群。饮酒量过多,每天饮酒量在五十克以上,甚至时常出现酗酒行为的人群。喜爱抽烟,每天抽烟次数不低于一次的人群及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
除上述情况之外,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黑便及偶尔出现血便的人群也属于消化道早癌高发人群。
对消化道早癌进行“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能够检查出消化道早癌的方法仍旧是胃肠镜,这一方法无论是检查的准确性还是直观性都远远高于其他检查方法。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四十岁以上的患者,最好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胃镜检查时间为1~3年一次,肠镜检查时间为3~5年一次,患者不能因为惧怕胃肠镜检查,就不定期进行,这会使自己错过“早诊早治”的机会。
消化道早癌如何治疗
根据我国目前医疗水平,大部分医院治疗消化道早癌都会选择用超级微创的方法,因为消化道早癌的病灶比较小,病变范围基本被限制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表面,医生通过超级微创的方法,会在内镜下将黏膜剥离。患者在完成胃肠镜之后,医生可以发现患者胃部的早期病变状况,内镜的作用是放大、染色、超声及增强CT,医生通过设备能够初步对患者病变的范围及深度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的状况适合用内镜进行治疗,医生会使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行处理。这种治疗技术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治疗消化道早癌主要通过人体自然管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开胸或是开腹,治疗基本上可以保证患者消化道管腔的完整性,技术治疗费用低,患者治疗期的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比较快,且这种技术能够根治消化道早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