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忙于工作,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再加上疲于应酬,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许多人逐渐患上了脾胃病。如果人的脾胃一旦不好,且未及时进行调理,这样便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那么脾胃病又该怎样进行调理和治疗呢?
脾胃病的类型
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胃病包含的疾病类型是非常多的,如胃病,通常多为饱胀、疼痛感,也被称之为脾满,患者会出现反酸症状。脾胃病通常还包括部分肠道疾病,整个脾胃系统疾病,如大便形状改变,便秘以及腹泻等。整体而言,其与胃肠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从西医角度来看,大部分疾病被归类为消化系统方面疾病。
脾胃病的易发人群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导致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病人经常性会出现腹泻、便秘症状,总的来说,各种不同类型的脾胃病发病率高达80%以上,属于高发疾病,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脾胃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比较常见的脾胃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其次是吐酸水,这也是许多患者很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胃灼热、腹胀的感觉,不管是胃还是肠,都会出现上述症状。部分人吃一点点东西便会觉得有饱腹感,还有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如广东地区,主要是以湿热为主,许多人的大便可能就是黏黏腻腻的,拉的不干爽,大便容易粘在马桶上。还有部分患者,如果热邪比较严重,主要症状就是便秘,大便性状的改变也是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
中医治疗脾胃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最常见的就是开中成药或者片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色疗法,比如针灸,这也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胃痛,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速度也非常快。其次是慢性胃病,可使用中药穴位敷贴,再加上艾灸,效果很好。对于畏寒的患者,冬天的时候可使用温性药物泡脚,这样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质状况,对改善患者的胃病有着很大的作用。
艾灸以及中药泡脚适合各类患者,比如艾灸,在冬天会更加适合,冬天天气非常寒冷,艾灸有助于温经通络。对于体质虚寒的人,夏天使用该方法也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对于湿热体质的病人,如果热血比较偏重,此时用艾灸,不仅无法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患者还容易出现口干口苦的症状。
如果是脾胃虚弱,其很容易出现气短乏力,舌体比较大,很可能是脾胃气虚,可以在日常煲的汤中适当加入黄芪、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的药物,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汤的香味,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而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口干的症状,舌苔也比较少,在煲汤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太子参、石斛、芦根等中药材,其具有良好的滋阴清热功效,治疗作用明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
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是非常有效的,而西药针对部分特定症状,效果显著。当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西药能够有效杀菌,效果也立竿见影,两者的有效结合,也是临床常见的手段和方法,对治疗脾胃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首先,从症状方面来看,都存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和问题,也就是常见的脾胃症状,如腹痛、腹胀、反酸、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些都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西医诊断治疗过程中,增加了胃镜与肠镜,通过胃镜检查或者是肠镜检查,能够快速明确病因。如果是胃病,还会查一下患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如果害怕做胃镜,还可做胶囊内镜,或者是消化道钡餐,这样也能够为诊断提供依据。总的来说,中医西医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区别,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