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重要的公共场所,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多样的医疗卫生服务,其中卫生管理部门又是医院中的基础部门,负责改善医院内部的卫生条件,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然而,当前世界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医院卫生管理的压力骤增,很多卫生管理方面的安全问题都暴露了出来,这让人们对医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医院中常见的卫生管理安全问题有哪些,作为卫生管理部门,又应该如何改善或者解决问题呢?本文将带大家了解一下。
医院卫生管理的意义
医院有着较高的工作风险性,是有着很多疾病传染风险的场所。从医院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传染源的公共场所,在场所内的设备和空气中都更容易弥漫致病菌,使得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受到威胁,这就让医院工作人员不但可能成为疾病的感染者,更有可能是传染病的传播者。
医护人员的安全卫生防御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必须加强,才能避免在工作中收到职业伤害。但与此同时,为了降低职业伤害风险,还可以通过加强医院卫生管理的方式,让医务工作者、就诊患者以及访客能够尽可能远离危险源。医院卫生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的危险因素,从而对相关疾病进行提前发现,将医务工作者的身心状态和社会状态就进行调整,
医院卫生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医院卫生制度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很多医院,包括综合性医院,都缺少完善的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很多医院只能通过现有的资源设备,让医务人员凭借自身经验对突发卫生事件进行处理,缺少完善的监测以及汇报体系,这就使得一旦医院内出现了安全问题,医务工作者难以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理。
其次是医务人员的综合素养问题。目前我国医院的人事设置仍处于不健全的状态,缺乏既具有专业医疗方面知识,又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这就让医务工作者需要兼职进行管理,难以和医院高水平的管理工作产生协同。此外医院管理者专业知识面窄、人才断层等等问题都会让卫生管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难以妥善处理。
最后是患者方面。随着当前我国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发生了改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患者方面却缺乏卫生管理方面的知识,缺乏对医院卫生事件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在我国有些地区,容易出现季节性传染病、职业病和地方病,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容易产生威胁。
改善医院卫生管理安全问题的措施
首先应该将医院处理卫生安全事件的处理制度进行完善。医院应该结合当前卫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各类风险事件,将医疗操作流程进行完善,做好隔离设备、仪器运行维护等等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科室和工作岗位的医务人员具体职责,制定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危机公关,降低职业伤害。具体制定制度的时候应该从三个角度出发,首先要防患于未然,营造安全的院内环境;其次要预设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应对风险;最后要重视对经验的总结,不断完善处理制度。
其次应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了让医院卫生管理的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应该定期召开医院卫生管理会议,对医院当前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安全管理方案进行完善。通过加强培训,能够让医务工作者的风险管理、消毒隔离、安全意识、感染管理等方面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加强个人管理能力,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安全管理质量。
最后,我们还应该做好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宣传工作,结合患者以及家属的实际病情,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和治疗方式的宣传,对同一科室的患者做好卫生知识讲解工作,避免科室内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