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手术在如今的疾病治疗中已十分常见。但是,在进行一些大手术前要求患者禁食禁饮的行为却让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要禁食禁饮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术前为何要求禁食禁饮,并且掌握如何正确禁食禁饮的方法。
术前为什么要禁食禁饮
术前要求患者禁食禁饮,主要目的是防止在麻醉诱导、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出现生理性的恶心、呕吐症状。这些情况的危险性也会因为是正在手术过程中被无限放大,如果患者一旦呕吐,由于使用了麻醉药物,患者此时已处于无意识状态,自我保护消失,这些呕吐物可能会随着食道反流进入口腔,再随着呼吸道进入气管,因而就会造成呼吸道梗阻或吸入性肺炎,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因不能呼吸而面临生命危险。所以,听从医生的医嘱,合理地进行术前禁食禁饮,对于减小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都有较大的帮助。
术前如何正确禁食禁饮
听从医生的话进行术前禁食禁饮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有些患者认为禁食禁饮,肯定就是禁得越久越好,但这样会造成患者严重口渴、脱水,甚至出现低血糖,会对手术的进行产生影响。其实进行术前禁食禁饮可不是越久越好,而是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规范的禁食禁饮行为。
一般来说,如白开水、碳酸饮料、茶水、糖水、果汁之类的清饮料可以在进行手术的前2个小时进行饮用,但是清饮料并不是所有含水的饮品,像酒水、功能性饮料就不可以饮用,患者可以对清饮料进行了解,在术前的2个小时过一把“嘴瘾”。
有人认为长时间的禁食禁饮会让身 体不适,就自行将牛奶或含奶的饮品归为清饮料的行列进行饮用,一些家长也担心婴幼儿不能长时间禁食就对其喂食母乳或奶粉。这其实都是错误的,不到6个月大的婴幼儿应该在其进行术前的4个小时进行最后一次母乳喂养,禁清饮料2小时;对6~36个月的婴幼儿进行牛奶、奶粉之类的喂养需要在术前的6个小时,禁清饮料3小时;对于3~14岁儿童在术前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6小时禁食牛奶,术前3小时禁食清饮料。
米饭、面条、面包等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但是对这些食物在术前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些面类、谷类食物可以提供足够支撑人体活动的能量物质,且具有较强的饱腹感,所以对于这些食物的术前禁食,可以不用太早,但是也不能太晚,至少要在术前的8个小时停止对这些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对于大鱼大肉以及油腻、辛辣的食品更是要提前24小时禁食,此外,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也要早早禁食,因为肉类和油炸食品中含有的脂肪与蛋白质是其他食物远不能相比的,正是这些物质加大了人体的消化压力,使之可以比其他食物在人体内留存更长的时间。因此,患者就需要在术前更早的时间禁食这些食物,考虑到人体的消化能力,对于这些食物至少在术前的8个小时就应禁食。健康的成年人择期手术要求禁食12小时。
禁食禁饮不仅包括禁用食物、饮水,还要禁止服药,但是禁止服药并不是要禁用所有的药物,因为部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的一些药物是不能停用的,所以这类患者在术前需要对医生进行准确详细的咨询,了解自己需要在术前禁用哪些药物。对于控制正常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把服药方式从口服换成静脉或肌肉注射,尽量减少消化道给药,以避免呕吐误吸危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