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尿常规检验方法及原理
2023-03-13 17:47:23
作者:马洪
作者单位:彭州市妇幼保健院

  在临床检查中,尿常规检查是一个常见的检查项目,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为很多疾病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那么,什么是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的方法和原理又有哪些呢?在这里就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在尿液化验中属于一种基本检查,此项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尿蛋白检查、尿液pH检查、尿糖检查和尿酮体检查等。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实现对一些相关疾病的科学判断。比如,若患者的尿蛋白增高,并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情况,便可初步判断其存在尿路感染;如果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增高,并伴有肾绞痛或腰腹部疼痛症状,则可初步判断其存在泌尿系统结石;如果黏着的尿蛋白持续增高,则可初步判断其存在肾脏疾病,比如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

  二、尿常规检查的方法和原理

  (一)尿蛋白检查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试带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pH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对清蛋白敏感性高,对球蛋白敏感性不高,在普通检查和临床筛查中比较适用,尿液pH值较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假阳性情况。

  加热乙酸法:其主要原理是加热煮沸后的尿液中蛋白质会凝固,将乙酸加入其中,可让变性的蛋白质形成沉淀。该方法干扰因素较少,特异性很强,可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同时进行检测,但是敏感度不高,仅为0.15克每升左右。

  碱基水杨酸法:其主要原理是碱基水杨酸在比蛋白质等电位点略低的pH条件下,蛋白质中带正电荷的氨基会和带负电的碱基水杨酸结合,从而生成不溶的蛋白质盐沉淀。该方法可实现清蛋白、球蛋白、本周蛋白以及糖蛋白等的全面检测,且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

  尿液pH值检查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试带法:其主要原理是在尿液中浸入pH广泛试带,然后立刻取出,和标准色板进行对比测定,然后通过肉眼进行尿液pH值判断。该方法的操作十分简单,在目前的尿液pH值检查中应用最为广泛。

  指示剂法:其主要原理是将0.4克每升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作指示剂,通过观察显色来进行尿液酸碱测试,其中,酸性尿液显色为黄色,碱性尿液显色为蓝色,中性尿液显色为绿色,但是该方法容易受到血尿和黄疸尿等的干扰,检测结果不够精准。

  滴定法:其主要原理是将适量的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制成pH试带垫片,通过尿液试样滴定的方式进行尿液pH值的动态监测,通过观察显色来进行尿液酸碱测试,其中,酸性尿液显色为黄色,碱性尿液显色为蓝色,中性尿液显色为绿色。但是该方法的操作相对复杂。

  pH计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pH电极来进行尿液pH值的精准测定。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但是操作更加烦琐。

  尿糖检查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试带法:其主要原理是借助于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可使尿液中的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借助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可使过氧化氢形成水和氧原子;而氧原子可以将试带中的化合物氧化显色。此种检验方法十分简单便捷,且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薄层层析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尿液中各个成分会对同种吸附剂产生不同的吸附能力这一特征,让流动相中流过的固定相连续被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最后实现各种成分的相互分离。但是该方法的操作十分复杂,且花费的时间和成本都比较高。

  尿酮体检查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试带法:其主要原理是亚铁氰化钠可以和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发生反应,从而呈现出紫色。该方法不仅简单,且检测速度很快,是目前尿酮体检查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湿化学法:该方法主要的检查原理有两种,第一是亚硝基铁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和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紫色;第二是高铁离子和乙酰乙酸中的烯醇式基团聚合,形成的复合物呈酒红色。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