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是判断患者是否患上癌症的金标准。比如,如果患者的肺内出现小结节或是接受了肺部病变部位手术切除后,病理医师会对可能存在病变的病灶进行取样,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判断,最后会给取样标本出具一份诊断报告,这份诊断报告上的信息将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肿瘤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但专业性极强,很多患者对于拿到手的病理报告肯定存在很多疑惑,特别是专业的医学术语,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难度较大。接下来就以肺癌的病理诊断报告为例,为大家科普一下病理诊断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上面的专业术语,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一个完整的病理诊断,包括4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是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号等,且病理号是患者在医院检查时的唯一特殊号码。
第二是整体的病理报告内容。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病理报告的内容了解到活检标本的病变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等相关信息。如果患者手术后切除的标本接受活检,那么诊断报告当中还会标注患者的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现象以及切缘是阳性还是阴性等。
第三是活检标本的信息。例如,标本来源于哪个器官?标本是通过穿刺还是通过手术切除获取的?
第四是分子分型信息。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分子分型是病理诊断报告当中的关键部分,不过某些医院的分子分型报告是独立给患者的。
接着,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肺癌病理报告当中的一些其他专业术语。
大标本与小标本。大标本指的是手术切除获取的标本,小标本则指的是通过内镜或穿刺获取的活检标本,在人体体表取材获取的标本也被称为小标本。“+”和“-”。第一种情况是“+”代表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代表免疫组化染色呈阴性;第二种情况是“+”代表有基因突变问题,“-”代表没有基因突变问题。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指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这是当前病理诊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无论是大标本还是小标本,在送检之后都能根据化学反应让显色剂显色,以确定组织细胞内的抗原现象。
病理报告显示的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或腺癌。报告会根据标本在显微镜下的样子来进行命名,鳞状细胞癌和腺癌都是肺癌的主要类型。
高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这些名词代表的是癌细胞具有怎样的生长和扩散能力,医师会根据癌细胞在显微镜下表现的形态作出相对准确的诊断。例如,高分化癌往往生长更慢,患者的恢复预后情况较好,反之,低分化癌的严重程度最高。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肺癌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癌是肺癌当中常见的分子类型,ALK和EGFR通常见于分子病理检测结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