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在生活中与临床上都是十分常见的,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极为容易出现骨折问题。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可分为软组织、韧带损伤,韧带损伤合并骨折。骨折可分为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后踝骨折,也可以将其划分为单踝、双踝、三踝骨折。不管是哪种踝关节损伤都会让患者的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肿胀与疼痛症状,使得患者的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踝关节损伤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当发生踝关节损伤后,首先要明确是否有骨折、骨折的部位以及骨折的轻重程度,倘若单纯韧带损伤、骨折程度比较轻,则可以采用外固定治疗,倘若骨折程度比较严重且出现明显的位移情况,通常情况下都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采用手术治疗,能够将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概率极大地降低,以免引起继发性踝关节炎。当这一症状出现后,患者的踝关节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疼痛感觉,影响工作及生活,如果不及时进行止痛以及正确的处理,发展到后期成为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可能需要踝关节融合、踝关节置换。因此,当踝关节骨折后发生比较明显的位移,相关医师就会建议患者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踝关节骨折位移现象并不明显,只是出现较小的裂纹,用石膏、支具固定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处理术后伤口时需注意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手术结束的第二天可将敷料进行更换,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将引流片拔出。当这次无菌处理结束后,每隔2天或者是3天对伤口进行无菌敷料更换,在更换敷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当手术结束2个星期后,将线拆除,如果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或者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将拆线时间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后。
处理术后疼痛时需注意的问题
当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往往会伴随着术后疼痛,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手术结束后3 天内疼痛感最为严重,但过了 3 天后疼痛感会逐渐消失,为了能够让患者的痛苦减轻,就需要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在手术治疗之前,患者可以与相应的麻醉医师进行沟通,在手术结束后可使用适量的镇痛泵。在使用镇痛泵时,药量要随着患者的疼痛程度适当地增加或减少,不过用药时间一定要控制好,不能频繁用药,如果患者在用药后依旧疼痛难忍,那么就需要遵照医嘱使用止痛药。当患者手术结束后的活动增加时,可能会导致疼痛增加,可以服用止痛药后进行功能锻炼。
饮食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患者应适当进行饮食调整,所食用的食物尽量是高含钙量的,这样有助于患者的骨骼恢复,各种豆制品、鸡蛋、牛奶等都可以适当多食用,老年人要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不仅能够补充足够的营养,而且还有利于骨骼含钙量的增加。
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的问题
踝关节骨折患者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但是不能长期卧床不动,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导致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扶拐或使用助行器患肢免负重行走后将患肢抬高,有利于血液循环,防止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导致局部肿胀问题。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间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复查目的主要是对骨折的恢复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在骨折恢复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这样有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
当出现踝关节损伤时,患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与处理,并要对其中各项注意事项有着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根据医嘱用药,并调整饮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始终都保持局部卫生与清洁,这样才更有助于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