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属于对人类健康有威胁的慢性疾病。其涉及范围比较广,危害具有严重性,可使得患者的心、脑、肾、眼底和血管等器官受到破坏,后续能够引发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比较严重的影响。
医护人员在心脑血管内科门诊接诊过程中得知,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体检测量时都发现了血压升高,但由于没有感觉到明显症状,就把这个问题忽视了,没有及时就诊,等到出现显著的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才想起来去看病,但这时往往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已经错过良好的治疗时间。
从危害上来说,H型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通常是单纯存在高血压患者的五倍。而在我国,受到人群基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每4名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3名属于H型高血压。
因此在此建议大家,一旦出现血压升高的状况,需要及时到专业的诊室进行就医,配合医生治疗,明确病情,了解实际的状况。
什么是“H型高血压”
在全部的高血压疾病之中,有一种叫做H型高血压,属于比较多见的高血压,其患者数在高血压患者中占据75%。之所以被命名为“H型高血压”,是因为这类高血压伴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由于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卒中疾病中发挥比较明显的作用,因此,H型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为了让更多人关注H型高血压,明确疾病的危害性与普遍性,我国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H型高血压的概念,也就是H型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0?mol/L)。
“H型高血压”的危害
相比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来说,H型高血压患者较易产生脑卒中、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大血管损伤与微血管病变症状。其导致脑卒中的风险超过一般高血压10~28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H型高血压会对血管产生致命性的伤害,导致血管的内皮受损和动脉硬化,使得构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何会升高
营养因素:如果机体中的维生素B12与叶酸比较少,特别是叶酸摄入不足,就会使得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转化与降解过程受到限制,因此引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遗传因素:H型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β-胱硫醚合成酶(CBS)在血清半胱氨酸转化过程中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这类酶的基因比较不正常,使得遗传基因存在局限,就会造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提升。
行为生活方式:过度的吸烟、喝酒、喝咖啡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性,使得肠胃对维生素的正常吸收受到影响,致使Hcy水平提升;患者出现超重与肥胖症状,同时对水果与蔬菜的摄取减少,也会导致Hcy水平升高,因此导致H型高血压。
疾病因素:肾功能缺乏导致肾外代谢受到不良影响,血Hcy提升;甲状腺功能的退化也会导致Hcy水平提升,引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如何治疗H型高血压
饮食习惯的改变:如果患有H型高血压,应尽量多吃一些含有丰富叶酸的食物,诸如绿叶蔬菜、豆类、谷类和动物肝脏等。尽可能少吃蛋氨酸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减少煎、炒、炸等烹饪方式,避免对蔬菜叶酸和维生素产生破坏,并且患者需要对每天摄入的盐进行控制,饮食做到少油、少盐。
生活习惯的改变:患者宜减少对烟酒的摄入,长时间吸烟会使得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升,而戒烟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够使得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下降。与此同时,患者需要按时进行体检,对血压进行测量,以此对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进行有效监测。
运动干预:患者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取比较适宜的有氧运动,对自身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调节,加快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让心血管功能得到提升,加快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长,提升机体免疫力。
药物治疗:就H型高血压的治疗,通常选取既能降血压又能调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复方药物。当前临床研究表明,叶酸可以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断下降,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概率下降,同时还可以合用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