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较常见的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条纹或半圆形丘疹,可呈网纹状、线条状、环状或斑块状。大多数患者可有粗糙、木涩、灼痛感。继发感染可形成水疱或糜烂,严重者会影响进食。本病以30岁以上中年多见,男女均可发病,女性略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女性多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本病定为癌前状态。据统计,该病有0.4%~5.6%的癌变率。
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
目前西医对本病病因认识尚不明确,常见的相关因素有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系统性疾病、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和微量元素缺乏、不良修复体长期刺激等。中医一般将本病概括为阴虚火旺、气血两亏、湿热熏蒸、气滞血瘀四个证型。
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
一、本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多具有潜伏性和渐进性。二、好发部位是:口腔黏膜损害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以颊部最多(以龈颊移行沟处多见),舌部次之(舌背、舌缘、舌腹),龈(以后牙颊侧附着龈多见)、唇(以唇红黏膜、唇前庭沟多见)、腭(软腭黏膜)亦多见。三、自觉症状:患者开始多无自觉症状,常为偶然发现,发现后自觉患处有粗糙木涩感,或烧灼感,或发痒不适。有感染时可灼热疼痛,遇辛辣、热、酸刺激时加重。四、局部检查:典型表现为珠光白色条纹,相互交织成网状或环状,或间有溃疡和糜烂,也可有白色、灰白色突起的小丘疹,周围发红。黏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萎缩和水疱等损害。口腔内可同时出现多样损害,病损可互相重叠和互相转化。病损多呈对称性分布、黏膜仍保持原有的柔软度和弹性。五、病程及转轨:病情可呈反复波动、轻重不等,一般难于自愈。
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
在临床治疗方面,西医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氯喹、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增强剂:(如聚肌胞、转移因子、干扰素、胸腺肽等)、抗角化药物(如维A酸、异维A酸、阿维A、阿维A脂等)、抗感染(包括抗厌氧菌、抗真菌、抗细菌。抗厌氧菌感染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常用三钾二枸橼酸钠铋剂;抗真菌感染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2%~4%小苏打水,制菌霉素,咪康唑凝胶,克霉素含片等。抗细菌常用洗必泰、乙酰基他霉素含片,阿莫西林分散片)及其他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心理治疗、局部治疗等)。
中医一般将本病概括为阴虚火旺、气血两亏、湿热熏蒸、气滞血瘀四个证型: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补肾、养阴清热,常用六味地黄汤、甘露饮加减;气血两亏型治以补气养血,常用归脾汤加减。湿热熏蒸型治以清热利湿,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成为研究热点,不但大大减轻了西药的副作用也减少了复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口腔扁平苔藓的预防
一、起居有节,调畅情志,心情舒畅。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口腔卫生,消除局部因素的刺激作用。三、积极预防和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减少本病发生。四、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及营养,控制烟酒及辛辣食物刺激。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