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这个词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出现,当代社会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并且青少年群体正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青少年本身属于认知能力发育阶段,其身心虽然成长快速,但是自我意识也同步增强,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会有所不同。他们在进入青春期之后,自身情绪丰富但稳定性差,会受到生活和学习等多个方面的压力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当不良情绪长期堆积无法排解后,就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症不仅会导致青少年们的学习成绩下降,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大幅增加青少年患其他类型精神疾病的风险。然而在实际生活当中,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的危害,认为抑郁症仅仅是心理素质过差和精神软弱的表现。这种看法和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抑郁症也是需要通过检测和治疗的,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才能更容易适应社会,才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社会。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到青少年抑郁症并预防青少年抑郁症。
从临床角度来看,抑郁症群体的心情低落与当时的处境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的情绪消沉往往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压力,所以部分病例会有比较明显的精神焦虑和运动型积怨,严重者还会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妄想或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从家庭角度来看,很多青少年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与父母严格的教育方式和紧张的家庭关系相关,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就遭遇应激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等)是导致抑郁发作的重要出发条件。除此以外,校园霸凌或是网络暴力也是现代社会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对于家长朋友们来说,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自己的孩子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每一个孩子都有个人爱好和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家长应该发掘孩子的兴趣和潜力,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帮助他们寻找成功的机会,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家长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关注孩子做的事情和成就,并通过赞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开导,即便孩子面临失败时,也应该正确地进行心理疏导。
第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吃饭、规律作息、加强锻炼都是能够改善精神状态的方式,都能够提升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家长可以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和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让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或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出现的孤独感,减轻抑郁症状。
第三,在必要的时间寻求心理咨询。对于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症青少年来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例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