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后遗症是在脑梗塞发病一年后出现的,主要有偏瘫、言不清,肢体麻木,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这个时期持续时间较长,恢复速度较慢,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很有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脑梗塞后遗症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麻烦和痛苦,患者要忍受活动受限、失语、进食困难等症状的困扰,家人也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患者。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康复呢,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方法。
脑梗塞后遗症的运动障碍。1.应当在专业康复团队的建议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例如,帮助患者完成正确的体位摆放,针对一些缺乏主动运动的患者,可以在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各个关节的被动运动,以此来保障关节的活动度,进而诱发主动运动。对于那些有主动运动的患者,则可以以主动运动训练为主,比如行走训练、平衡训练或是手功能训练等。2.在日常训练中,应注意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做到循序渐进,不能过度劳累,否则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关节或软组织损伤情况,时刻警惕跌倒、坠床等。3.患者应按时到康复专科复诊,对自身的运动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如果发现患者有明显的进步或退步,应适当调整原来的训练方案。
脑梗塞后遗症的认知障碍。1.患者需要在专业康复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线下康复训练,比如问题及突发情况的处理训练、物品分类以及数字计算等。2.患者还需要完成线上康复训练,根据相应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认知训练内容。3.借助闹钟提醒、备忘小贴士等记忆补偿方法。4.还要认真做好常规安全防护,比如防丢失、受伤或是摔倒等意外事故。5.患者应按时到康复专科复诊,完成认知评估与治疗方案的指导,一旦发现患者存在明显的进步或退步,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脑梗塞后遗症的语言障碍。1.训练患者对日常用语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字词、短语或是故事复述等语言能力训练。2.帮助患者完成发音、呼吸、共振和韵律等训练。
脑梗塞后遗症的吞咽障碍。1.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比如鼻饲管护理、每次喂食量以及喂食体位等。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完成口唇、舌体等吞咽相关的肌肉训练,并在吞咽治疗师充分评估后尝试着食用蛋羹、酸奶等食物,注意食物的特殊准备,体位代偿等。3.对于经口进食的吞咽障碍患者,应注意观察患者在短时间内,是否存在着体重下降、反复发热等情况,警惕存在进食量不足或者无症状误吸造成的肺部感染等。
脑梗塞后遗症的意识障碍。1.学会简单的评估方法,家属应每天对患者进行简单评估,比如在呼唤患者时,是否睁眼;听到简单的指令时,能否正常执行;给予疼痛刺激后,患者是否能够用手定位到刺激部位;患者是否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等。2.按时到康复门诊接受复诊,在专业康复团队指导下,开展量表评估、神经电生理以及神经影像学等系统评估。3.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做好关节挛缩、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压疮等预防工作。4.按时到神经内科复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一般情况下,脑梗塞的发病,大多都会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等因素有关,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做好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