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属于常见结石性疾病,有原发性、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尿道结石是最常见类型,原发性尿道结石的发生率比较小。继发性尿道结石大多在膀胱、尿道中存在,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在所有患者中占90%。尿道结石发病后,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尿潴留、尿线细、日常排尿有疼痛等不适症状。若不能第一时间治疗,可导致尿路出血、充血、水肿,会对尿道造成长期、慢性刺激,甚至会诱发尿路上皮癌变。甚至因为尿路和肾脏的关系,还有一定概率损伤肾功能。所以,需早期诊断尿道结石,早期进行有效治疗。超声具有无创、安全等优点,是尿道结石常用诊断方案。
超声检查受推崇的原因
尿道结石大多数是继发性结石,多因肾结石、膀胱结石顺着尿路下行,并造成结石嵌顿导致。疾病发生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排尿不适、疼痛等。超声与X线片均是临床常用尿道结石诊断方法,均可帮助部分患者及时诊断出疾病,早期进行有效治疗。X线片检查时,可通过摄影成像,观察患者的结石部位、结石形态、结石特点、周围组织情况等等,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但临床发现,有90%的尿道结石患者属于阳性结石,对这一类患者实施X线平片检查时,容易被患者体型影响,最终导致疾病无法及时确诊。人体中段尿路的生理结构比较复杂,造影之后再进行X线片检查,部分小结石患者的组织分辨率不高,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现象。X线片本身存在一定辐射危害,所以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该检查,或检查期间有不配合行为。部分患者的结石处于中下段部位,位置比较深,结石比较小,尿道无扩张表现,所以X线片诊断期间容易被肠道气体干扰,难以及时识别这些微小结石与尿酸性结石。超声虽然是尿道结石的常用诊断方法,但通过超声脉冲扫描患者的泌尿系统,可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准确快捷地完成疾病诊断。超声检查可重复进行,图像质量较好,所以诊断价值较显著,被临床判定是诊断价值优于X线片的首选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是尿道结石的常用检查方法,通过发射超声波达到检查目的。超声波可穿透检查者的外层脂肪与肌肉组织,结合不同组织的超声波反射情况、散射情况、吸收情况,采集患者的体内组织信息,明确患者的结石分布情况与结石具体大小。与其他检查方式比较,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危害、无损伤风险、检查操作简单、检查成本优廉等多种优势,适用范围较广,备受患者青睐。但超声检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不同途径的超声检查效果不一。若患者采用低频凹阵探头实施经腹部超声检查,需患者维持膀胱充盈状态,若患者肥胖或是有前列腺增生表现,则难以维持良好的膀胱充盈状态,所以难以获得理想的检查结果,尤其是后尿道膜部结石患者,更容易发生误诊与漏诊现象。除经腹部超声检查,临床还可通过腔内探头进行经直肠超声诊断,但想要保证该检查的价值,需提前帮助患者将肠内容物全部清空。相较于经腹部超声检查,腔内超声的检查效果明显更好,但检查期间患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痛苦,部分患者甚至会因为检查部位特殊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最终出现较明显抵触行为。经会阴部高频超声也是常用超声检查方法,可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前列腺部位、尿道管腔结构,超声图像的分辨率比较高,超声定位比较准确,有利于临床及时鉴别诊断尿道前列腺部位与尿道旁部位的结石。再者,临床发现尿道结石检查期间,相较于经直肠超声诊断,经会阴部高频超声诊断的疾病诊断出率明显更高,且后者无需进行直肠准备,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结束语
尿道结石具有较大危害性,会对患者的排尿功能造成干扰,长期受疾病影响,还会发生癌症。临床需在尿道结石确诊后,第一时间进行超声诊断,及时发现病变部位的存在,指导患者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清除尿道中的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