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身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的器官之一,但随着近年来人们不良习惯的增多和环境的污染,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冠心病属于心脏病之一,往往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仅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心脏的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变窄或堵塞,血液无法顺利流回心脏,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可能会造成心肌损伤或坏死,最终导致胸闷或胸痛等症状。冠心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只要是能造成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属于引起冠心病的病因如年龄增大、血压过高、血糖和血脂偏高、肥胖以及长期吸烟喝酒等。由于冠心病的死亡率较高,如何较好地控制冠心病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接下来就详细讲解关于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高危因素。
1.长期抽烟喝酒:无论是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还是酒精中含有的乙醇等,都会刺激身体分泌激素,从而导致心跳代偿加速、血管收缩,可能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另外,香烟还会造成身体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影响血红蛋白对氧气的携带和运输,导致心肌缺氧和缺血,最终加重冠心病。
2.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其中哪一项增高都可能会造成血管出现微小病变,减缓身体蛋白质和脂质的排泄,增大出现血栓的概率,进而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导致冠心病的病情加重。尤其高脂血症本身就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病因,所以在确诊之后,应使用药物和适当运动锻炼,确保血压、血糖和血脂得到有效的控制。
3.肥胖:身体过于肥胖除了会加重心脏对全身供血的负担以外,还会由于体内脂肪含量较多,造成内分泌紊乱,进而导致血压和血脂的升高,间接地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不利于冠心病的治疗,应该选择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适当的减重,缓解心脏的压力。
4.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冠心病患者不能暴饮暴食、吃油腻食物,这不仅会提高体内的脂肪含量,可能引发高脂血症、高血压,还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引发肠胃炎等胃部疾病,间接影响心脏功能,最终加重患者的冠心病症状。通常建议冠心病患者保持清淡的饮食,并且鼓励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并且多吃鸡肉和牛奶等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的食物。
5.情绪不稳定:很多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都是由于情绪不稳定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最终导致冠心病发作。冠心病患者应该保持稳定的情绪并以积极的态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