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综合疗法
2023-03-29 12:35:22
作者:王丹
作者单位: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疾病,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引起临床医学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医学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该病中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单一治疗方法,总有效率超过90%,因此成为临床研究的新热点。文章主要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展开探讨。

溃疡性结肠炎的简述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多表现为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目前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率为11.6/10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多数学者认为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疾病,包括环境、遗传、肠道微生态、免疫等因素。该病具有治愈难度大、反复发作的特点,同时具有癌变风险。因此在发现之后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综合疗法

目前临床医学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采取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是常规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仍易反复发作,且总有效率不够理想。随着临床医学对中医治疗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但是疗程相对较长。因此目前转向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弥补单一治疗方法的缺陷,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中西医灌肠治疗:灌肠治疗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属于局部用药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病灶的药物浓度,减少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灌肠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学者采用自拟中药配方,主要药材包括黄芪、炒山药、肉桂各10g,苦参、白及、白头翁、红藤各20g,加水煎煮,药液放凉备用,药液温度降至35℃时,在药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睡前灌肠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达到了93%。还有学者使用三黄汤灌肠,并配合口服甲氰米胍以及维生素B1,总有效率达到了95%。有学者使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湿热内蕴证患者给予葛根苓连汤加减治疗,对于脾胃虚弱证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同时加入西药灌肠治疗,使用西药包括0.5%甲硝唑、庆大霉素、氟美松、利多卡因等,总有效率为92.7%。还有学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中药灌肠治疗,配方为马齿苋、海螵鞘、三七各10g,黄连、黄芩各50g,加水煎煮,取300mL药液灌肠治疗,1天1次,连续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达到了95.3%。

中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中西药内服、中西药灌肠治疗等。有学者使用自拟中医汤药口服,配方为茯苓、扁豆、乳香、没药、陈皮、白蔹各15g,白芍、白及、诃子、儿茶各20g,党参25g,加水煎煮,1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同时配合中西医灌肠治疗,中医灌肠方为:三七15g,儿茶、诃子、秦皮各20g,白及、丹参各25g,加水煎煮,药液温度降至35~38℃时,加入常规西药灌肠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为96.4%。有学者在常规生活干预的措施上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包括使用易消化、低维生素、高营养食物,少食用海产品、奶制品,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轻中度患者可给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对于累及直肠的患者,使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联合黄连素、云南白药、锡类散灌肠治疗,总缓解率达到了94.7%。总体来说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