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普外科患者的数量增多,给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很多人缺少对普外科的认识,同时也没有了解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下面我们就这方面内容进行科普。
护理是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护理工作对于临床疗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一般护理,更加不容忽视。那么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接下来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
普外科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普外科是医院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外科,该科室主要是以手术为治疗方法,涉及的疾病主要包括损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畸形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内分泌疾病等。除了可以治疗上述疾病外,肠梗阻、器官移植、动脉栓塞、痔疮、胆道系统结石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大出血等情况,都可以在普外科就诊。
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入院常规:接待新入院患者,然后做好安置工作,为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相应设施的使用方法以及入院须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安排病室,并将患者送到指定床位进行休息。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合理的方法帮助患者进一步舒缓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行全面监测,做好护理记录,并且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保证能够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计划,在落实普外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推行分级护理,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要,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术前护理常规:在术前护理上,工作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以及自理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饮食情况、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对于女性患者应该进一步了解是否处于月经期,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对手术的认识进行评估。
具体的护理要点:及时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术前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检查的项目,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患者介绍一些手术以及麻醉的有关知识,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引导患者认识到手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手术的配合;术前应该做好常规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区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以及体位等;最后为患者做好身份识别标识,保证手术能够有效进行。
术中护理常规:在进行手术时,需要结合手术需要,选择适宜的手术间,并对手术间的环境以及仪器设备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以及具体的病情,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摆放方式,并对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方法进行评估。
手术中的护理要点: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整体的检查,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对患者的手术信息进行准确核对,然后将仪器进行连接,保证其处于功能状态,建立静脉通路,保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手术体位的选择和安置,需要麻醉医师手术、医生以及护士共同协作完成,在此期间应该注意保护好患者隐私,手术过程中做好保暖,同时对手术室内的人员数量进行严格限制,巡回护士要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关注,保证能够及时做好并发症的处理以及紧急情况的抢救。患者在出手术室前,需要进行再次评估,对患者的伤口情况、引流管是否顺畅等进行检查。
术后护理常规: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体位,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工作,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引流液性质等;根据患者的不良情绪采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做好管道护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和持续时间帮助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缓解疼痛;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营养支持,尽早帮助患者下床活动。另外患者出院后,应该做好出院健康教育,办好出院护理记录以及出院手续,若有必要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总之,普外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十分重要,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有很大的影响,上述是对普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的简单总结,希望所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