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心理压力激增、运动量减少、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导致现在容易患上心肌炎的人很多。心肌炎的患病原因复杂多样,有可能是心肌出现弥漫性炎症,也可能是出现局限性炎症。在患上心肌炎后,人们一般会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身体疲劳、心跳加速等症状,由于心肌炎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大家在感觉到上述不适时就应该立刻去医院就医。如果确诊心肌炎,就要认真护理身体,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维护自身健康。那么,患有心肌炎后,患者应该如何照顾自己呢?
适度休息:心肌炎有急性发作期和慢性发作期,在急性发作期时患者最好卧床休息2~3周,如果患者伴随有心肌扩大的症状或者心功能不全等,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绝对卧床休息半年到一年,等待症状消失,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身体情况好转后,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让自己逐渐恢复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等症状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剂和止痛剂。心肌炎患者彻底康复后,也可以像平时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否则也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预防感染:心肌炎一般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所以心肌炎患者在治疗康复期间要注意预防病毒的入侵,要特别注意防护呼吸道、肠道方面的感染。如果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有咳嗽、腹泻等现象,需要产生高度警惕,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做检查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尽量避免因为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心肌炎复发。同时注意预防感冒等常见流行病。研究表明,感冒等常见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时有诱使心肌炎复发的风险。因此,患者应加强在流感期的防护。
劳逸结合:心肌炎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在不让身体过于疲劳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但不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者是过度的用脑活动,否则容易加重自身的病情。
饮食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加快心肌炎患者的康复,心肌炎患者不应吃刺激性食物以及辛辣食物,比如辣椒、大蒜一类;香烟和酒精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会对心肌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所以也要避免吸烟和饮酒。心肌炎患者应该多补充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尤其是新鲜的水果蔬菜,如山楂、苹果、橘子、西红柿等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食物。同理,也要多喝牛奶、吃鸡蛋,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平时可以喝一些人参粥、菊花粥,还可以按照医生的嘱托适当服用一些西洋参,这都有助于患者心肌的修复。
适度运动:心肌炎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感觉处于身体恢复阶段时就可以好好地调节自己的体力,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一些运动进行练习。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太高,不能过于剧烈,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例如可以选择慢跑或者是跳舞、做瑜伽。过量的运动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是不利于身体康复的。
心理健康: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激动或者过于烦躁,才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要悲观和消极。因为大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得当,就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