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人体当中最坚硬的器官,但同时也是人们最需要注意保护的器官,因为人的正常行动完全离不开骨骼的支撑,特别是作为主要活动与承重关节的踝关节一旦发生骨折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当人们发生踝骨骨折之后,应当怎样进行治疗呢?
什么是踝骨骨折
踝骨骨折又被称为踝关节骨折,这是一种主要在60岁以下男性群体以及60岁以上女性群体当中发生的骨科常见疾病。作为人体当中结构较为复杂的一个重要的受力关节,人的踝骨在承受超出其本身能承受的力量强度时就会导致关节的损伤,但只有受力超出骨骼的承受幅度导致骨骼受伤断裂才会出现骨折,因此踝骨骨折通常是由于暴力因素的影响或是骨骼承受高强度压力而发生。踝骨骨折又可以分为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双踝骨折甚至三踝骨折等,而不同类型的骨折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患者属于何种类型的踝骨骨折都可以归类为关节内骨折,而且踝关节还是人体当中相对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活动能力,从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踝骨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
外部包扎 在对踝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的脚踝进行外部包扎是一种对于骨折相对比较轻微的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比如当患者的骨折在医生对脚踝外部进行观察以及做X光检查后确认骨骼没有发生移位而是只产生了裂纹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包扎治疗。在使用了包扎治疗之后,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尽量避免用患肢行走,并且让脚踝部位保持充足的休息,但为了防止患者脚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萎缩,患者最好在包扎后定期对周边的肌肉进行按摩,大约1~3个月左右患者即可痊愈,而在痊愈之后患者才能拆除脚踝的包扎带。
石膏固定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那些骨骼发生了断裂但没有彻底撕裂开的踝骨骨折患者。与使用外部包扎的轻度踝骨骨折患者相比,使用石膏固定的患者的骨折程度要更加严重,而患者的恢复时间也相对更长,通常需要3个月~1年左右才能完全恢复。另外,由于患者的整个患肢都被石膏完全包裹,因此患者在恢复期间是无法通过按摩肌肉来保持脚踝关节肌肉的状态的,很多用石膏固定的踝骨骨折患者在恢复之后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康复训练来恢复肌肉与关节功能,而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法则可以前往医院或专业的康复治疗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锻炼。
手术复位 手术复位是临床上针对踝骨骨折且发生了完全的断裂甚至出现了错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先将患者发生断裂错位的骨骼进行复位,之后使用钢板或钢钉等方式对患者的骨骼进行固定,等患者的骨骼完全愈合之后再将钢板或钢钉进行拆除。而在实际治疗的过程当中,复位骨骼的方法既可以选择体外复位,也可以选择开放式手术复位,而固定骨骼的方法则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另外,如果踝骨骨折患者断裂的骨骼在手术治疗之前发生了增生而影响愈合,则需要先将患者增生的骨骼进行切除,之后才能进行骨骼的复位。而在使用了钢板或钢钉固定之后,患者的踝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固定,如果患者使用的是手术创伤相对较小的微创疗法,那么在手术后就可以与常人无二地进行活动了。但为了避免骨骼的松脱还是应当避免患肢承受过重的负担,而那些开放性手术治疗踝骨骨折的患者则可以在手术创口大致愈合后就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