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2022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规无偿献血工作异常艰难。为保障抗疫期间临床用血需要,体采科创新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方式,发倡议、打电话、发短信……联系单位团体献血、动员个体自愿献血,血液采集量实现同比增长。体采科工作人员冲在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怀揣着对家人的不舍和担忧,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深入农村乡镇、社区街头、高校部队等单位,兢兢业业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国家实行疫情“乙类乙管”的时候,体采科工作人员出现大面积感染,为了医院有血可用,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大家稍有好转马上就投入工作中,那段时间,体采科的工作群上天天都能看到大家此起彼伏的回复声“今天我能去”“我可以”……,患难方见真情,唯有此时,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责任两个字的重量,再艰难的时刻,采血车依然准时出现在大街小巷,工作人员不仅要克服自身身体上的不适,还要现场招募没有感染的献血者,打消其顾虑,采回一袋袋无比珍贵的血液供应临床。抗击疫情期间,攀枝花市中心血站在保障全市用血的同时,向湖北武汉和吉林长春分别调剂血液15万毫升和4万毫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来积极贡献。2021年,攀枝花中心血站主动请缨参与支援北京用血2.8万毫升,为全国“两会”期间的用血保障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一直以来都是血站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全市的采血工作面临着流动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等困境,尤其是采供血覆盖人口不均衡,随着医疗辐射能力增强,每年外地患者用血量约占全市总量的30%左右,采供血矛盾日益凸显。为持续做好采供血工作,患者能用上安全的血液,体采科永远冲在最前面。攀枝花的夏天暑气蒸人,炽烈的阳光洒在街道之上。炎热的午后,许多人都躲在阴凉处、空调房内避暑,而体采科工作人员却依然坚守在烈日之下,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前来的献血者。五、六月的攀枝花,室外温度常常能达到38度及以上,为了保证献血者的舒适与安全,她们将遮阳棚有限的阴凉处留出来给献血者们休息,仔细地为每个人征询和体检。尽管汗水不断地从额头流下,她们依然保持着专业的态度和耐心的微笑。当身体实在不能忍耐高温的炙烤时,她们会在阴凉处稍事休息,喝点凉开水缓解暑意后,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她们明白,每一滴血液都可能拯救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即便汗水将衣衫浸透、即便肌肉隐隐作痛,她们依然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医者仁心”的内涵。
和平年代,没有轰轰烈烈的战绩,没有过于光辉的事迹,有的只是对平凡岗位的坚守和人民至上的信念!体采科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选择了血站这个大家庭,虽然她们无法像医院的医生护士一样受到更多的关注,但同为医务工作者,她们还是对健康人群一遍遍宣传着无偿献血的意义,即使面对误解和出现献血反应时献血者的埋怨,她们仍任劳任怨,及时处置,耐心安抚献血者的情绪。近年来,随着攀枝花市医疗辐射能力的增强,供血需求的增加,工作量也在大幅增长,外出、下乡采血已经成为了体采科工作人员的常态。在这些工作人员中,女性居多,她们都有着需要照顾的家庭和年幼的孩子,但为了工作,她们不辞辛苦、不让须眉,她们跟随采血车外出下乡,有时一周都不能回家。很多时候遇到孩子生病,虽然心里着急,但她们从没有抱怨,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耐心的为每一位献血者采血和交代献血前中后的注意事项,直到下乡采血任务结束后,才匆忙赶回家,安慰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不怕流汗、不怕吃苦、舍小家为大家的队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卫生健康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无偿献血成绩显著。攀枝花市已连续8次16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血站先后荣获“全国血站系统表现突出采血班组”“四川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攀枝花市妇联巾帼文明岗” 等称号。同时,无偿献血核心指标一直位列全省前茅,2023年,血液采集量再创新高,千人献血率首次突破17‰,位居全省第一,固定献血者比例53%,位居全省第三,有效地保障了临床供血需要。
“不必光芒万丈,始终温暖有光”,这句话正是对攀枝花市中心血站体采科这个团队精神的最好诠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时光里,这支队伍会继续以坚持人民至上为信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花城有爱·红色接力” 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继续走遍攀枝花的大街小巷,为守护人民健康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