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贺苇军:守护生命防线的检验先锋
2025-04-30 16:42:01
作者:侯文瑾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本报记者 侯文瑾 2003年,当贺苇军踏入医学院检验医学专业的大门时,对生命的敬畏便深深烙印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在参加工作的十九载春秋里,他始终奋战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科,坚守在一切为了妇女儿童健康的医学检验第一线,用专业与责任为医生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那些让贺苇军难以忘怀的画面,总是与生命的奇迹紧密相连。当检测出“三病”阳性的孕产妇,在精准检验与及时干预下,平安诞下健康的新生命,家属眼中闪烁的泪光,成为他坚守的动力源泉。“检验科不是冰冷的数据车间,而是守护两代人健康的前哨站。”这份信念,如同灯塔,指引着他在医学检验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多年来,他雷打不动地提前一小时到岗,深夜仍在工作群里协调检验相关事务,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为无数家庭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

2021年,成都市启动迎接国家消除“三病”母婴传播认证工作,贺苇军作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检验板块的核心力量,带领团队掀起一场“标准革命”。他牵头制定的《成都市妇幼保健机构实验室质控评分标准》和《成都市基层及第三方实验室质控标准》,成为全市23个区县消除“三病”母婴传播-医学实验室的行动纲领。为确保标准落地生根,他精心组织系统性培训,将晦涩难懂的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实操案例,甚至充分利用休息时间深入成都市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及武侯区的多个第三方独立实验室进行现场指导、帮扶。有基层检验人员感叹:“以前模糊不清的三病操作规范(SOP)、评分及质控标准,现在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心里踏实多了,对于迎接国家专家组的消除“三病”母婴传播现场认证工作更有信心了。”​

2023年,消除认证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贺苇军创新推出“双螺旋工作法”。他请青年骨干何琳专职统筹材料整理,同时让主任技师周燕带队前往区县督导。面对跨机构数据比对的难题,在他的带头下,刚下夜班的同事都纷纷主动接力参与工作,原本需要30天才能完成的数据核查工作,仅用7天就精准无误地收官。那段时间,他白天在实验室完成繁重的检验任务,夜晚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成都市各医疗机构参加三病迎检协调工作会议。办公室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工作推进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见证着他的拼搏与付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9月26日,在国家消除“三病”母婴传播的评审现场,成都市以优异成绩通过认证。“他要求梅毒检测每例标本都留存实验原始图像,移动硬盘里按月存储的检测记录,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底气。”同事们回忆起评审时的场景,言语间满是自豪。这套参照CNAS15189标准建立的溯源系统,赢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认可。然而,贺苇军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目光坚定地表示:“真正的考验在2026年世卫组织现场认证,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以更高的标准运行和准备。”​

在同事眼中,贺苇军就像一台精准高效的“电泳仪”,既有严格把控质量的魄力,又有对年轻医生关怀备至的柔情。他常常在下班后帮助临床相关科室(产科、儿科等)复核三病数据,工作细致耐心、效率极高,提前到岗更是家常便饭。同事们常开玩笑说:“贺老师总来这么早,工作都被他做完了,我们是不是可以下班啦!”在他的带领下,免疫组形成了“老带新传帮带,急难任务齐上阵”的良好氛围,团队既严谨认真,又充满活力,百万份检测报告的背后,都是检验科免疫团队每一位老师对工作严谨与热爱的坚守。​

如今,贺苇军手机备忘录里的世卫组织认证倒计时牌已经启动,而他依然保持着提前到岗的习惯。晨光中,他翻阅资料的身影,与十九年前那个在显微镜前专注的年轻技师渐渐重叠。十九年光阴流转,初心从未改变,对贺苇军而言,检验人的灯永远为生命而亮,照亮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之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