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文瑾 夜辗转难眠,耳畔如机器轰鸣的高频刺耳鸣响,近日,这些困扰蒋先生近十年的痛苦,在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遇到转机,该院医护团队凭借前沿麻醉睡眠治疗技术,成功破解蒋先生的顽固性失眠伴耳鸣的难题。
失眠与耳鸣
折磨了他十年
据蒋先生描述,40岁的他在过去十年间,每晚仅能浅睡2-3小时,且伴随持续性耳鸣,像有夏蝉在耳边不停地叫。他尝试过中药、针灸、助眠药物,甚至心理疏导,但效果甚微。睡眠被长期剥夺导致他精神萎靡、情绪焦虑,工作和生活陷入低谷。因神经性耳鸣合并顽固性失眠,蒋先生常年从广安奔波至成都,辗转多家医院尝试过很多疗法,钱花了不少,但耳鸣和睡眠毫无改善,这使他一度濒临崩溃。24 小时不间断的刺耳噪音与睡眠障碍,几乎将他逼至崩溃边缘,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在近乎绝望之际,蒋先生听闻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开设麻醉睡眠治疗专科。起初,他只是抱着“开点安眠药长期服用”的想法前往门诊,却意外迎来转机。接诊医生经过全面细致的评估,提出采用麻醉滴定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并配合外用物理治疗的综合方案。“或许这就是我的最后希望,我决定一试。” 蒋先生说道。
三重疗法
三周实现惊人逆转
针对蒋先生复杂的病情,医院麻醉手术中心(疼痛科)主任唐作垒带领团队制定了靶向睡眠调控麻醉技术这一创新治疗方案。治疗全程分为三个阶段:麻醉滴定调控,通过精准控制麻醉药物剂量,暂时抑制过度活跃的神经信号,重塑睡眠节律;星状神经节阻滞,微创注射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缓解耳鸣;外用物理治疗辅助,靶向舒缓颈部肌肉紧张,阻断“耳鸣-失眠”恶性循环。
首次治疗后,蒋先生当晚就感受到“耳鸣声减弱,入睡时间缩短”。经过三次治疗,他已能连续睡眠5-6小时,耳鸣强度下降。“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治疗效果完全超出预期,唐主任医生团队建议完成10次疗程,我对后续效果更有信心了!”蒋先生开心地期待病情的好转。
该技术通过精准的睡眠滴定,将低剂量药物与微创植物神经调节手段相结合,有效阻断异常神经信号传导,同时逐步修复大脑的睡眠节律。唐作垒介绍:“传统麻醉主要应用于手术场景,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可控的麻醉干预能够深度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为慢性失眠、耳鸣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在这一方案的精准治疗下,蒋先生仅用三周时间,便从多年的病痛折磨中解脱,重获健康生活。
“现在一觉到天亮,连家人都说我脸色好了太多!”蒋先生感慨道。随访两周,蒋先生的睡眠质量持续稳定,耳鸣得到显著缓解,目前已回归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