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勇迅速调取付爷爷五年间的血压数据曲线,借助 “心血管风险分层评估系统”筛查,系统瞬间发出红色警报 ——高危人群!分级诊疗协作机制即刻启动,通过绿色转诊通道,付爷爷被快速推荐至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此时,距他踏入社区诊室仅过去17分钟。不一会儿,患者的家属手机震动,成功预约到当日上午何霁云主任的专家号,为这场接力赛按下“加速键”。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何霁云结合社区上传的病历信息,迅速锁定检查重点。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前降支狭窄超90%,确诊为冠心病。与此同时,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同步启动“门特”(门诊特殊疾病)办理流程,为后续治疗争取医保支持。从初诊到确诊并完成手术,整个过程仅用 72 小时。
术后第三天,吴建勇带着随访本如约来到付爷爷家。付爷爷的康复管理转入 “三师共管” 模式,由心内科医生制定诊疗方案,家庭医生负责日常随访与健康教育,药师团队监测药物疗效。数据显示,该模式让患者术后三个月内血压达标率提升40%,步行耐力恢复至发病前水平。如今,在家庭医生的视频指导下,付爷爷每晚在社区健康小屋练习改良版八段锦,“现在去菜场能一口气上坡,老邻居都说我嗓门比以前还洪亮!”门特政策落地,让他门诊报销比例达 85% 左右,节省医疗支出约 2.3 万元。
记者了解到,肖家河社区的 “三师共管” 模式,以心血管危险分层对患者实施红、黄、绿三级管理,为红色高危患者付爷爷提供 “一人一策” 精准服务。从绿色通道转诊到动态监测,全流程覆盖疾病管理关键节点。这张无形的生命守护网,在每日的血压测量、用药提醒中,将 “防重症、守健康” 的承诺,化作万家灯火里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