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普节目《吃不得的“小米粥”》中,“主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综合内科主管护师罗婷“金句”频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发现粥样动脉硬化,牢记五适宜、五禁忌:宜豆类、淀粉类,维生素C,高纤维,水产海味,植物油;忌高脂肪、高胆固醇,糖类,烟、酒,高盐食品,饮食过饱。
舞台上,《吃不得的“小米粥”》《普外科风云之手上迷案》等4个科普节目通俗易懂,护理人员化身“主播团”,让原本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更加鲜活、更加接地气,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天气一热,容易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各科室发挥所长,制作了应季药膳,让大家了解其吃法与作用。”顺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护理部部长李素莲的目光望去,门诊大厅的一侧正在烹煮5款经典药膳茶饮;另一侧,12款精美中医药膳点心亮相,市民争相尝鲜。
“味道还不错。”市民何女士端起一杯解暑开胃的古法酸梅汤细细品味。医护人员介绍,酸梅汤中加入了乌梅、山楂、洛神花、陈皮、甘草等,具有解暑开胃、抗疲劳等作用。双花桑菊饮、红豆红枣花生汤、山药百合龙眼粥、三白丽人饮也各具特色,或清热祛痘、滋阴安神助睡眠,或养心益智、补气血美肤。
何女士手捧古法酸梅汤,逛到药膳食疗体验区,桃花酥、梨花酥、龙井茶酥、向日葵花酥等有颜又有“料”。金菊双花冰冰粉、椰香红豆西米露、金桂烧仙草、什锦果蔬冰粉则成为“爆款”,其“摊位”前人潮涌动。神经内科护师程梦瑶介绍,这些定制“夏日清凉”多有清热健脾、解暑生津、开胃消食的作用。“没想到中药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何女士打算自制养生药膳给家人品尝。
现场还设置了游戏互动区,市民可通过拼图认识药膳;抽取“盲盒”,闻香识草药;在“跳跳本草铺”虚拟制作山楂陈皮茶等,轻松学习健康知识。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代天祥表示,此次活动是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也是医院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的生动实践,旨在以生动、接地气的方式,让传统药膳文化走出古籍、走进群众生活。医院将继续秉承“让中医文化扬起来、让经典名方活起来、让中药香味飘起来、让中医技术用起来”的中医药发展理念,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让越来越多人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
活动现场
中医药膳。(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