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该院2023年5月15日采集的一份脐带血,在四川脐血库冻存两年多后,于今年6月25日被昆明市儿童医院小儿血液科用于救治一位患有黏多糖贮积症的两岁男孩儿,为他带去康复的希望。
乐山两岁娃的脐带血救了云南两岁娃
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病,病因是患者体内缺乏分解黏多糖的特定酶。酶缺失致黏多糖无法正常分解,在全身细胞异常堆积。随着病情发展,堆积损害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引发多种症状,如骨骼畸形(侏儒症、关节僵硬)、面容粗糙、角膜混浊、肝脾肿大、心脏瓣膜病变、气道狭窄及智力与发育障碍(部分类型)。该病进行性且不可逆,危害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今年两岁的云南小男孩博博(化名)就受此困扰。
昆明市儿童医院小儿血液科的医生准备给博博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今年6月,博博幸运地迎来了“新生命”。一份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两年多前采集的一份脐带血,与博博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且细胞数也非常合适。
脐带血是新生儿出生后残留在脐带、胎盘中的血液,这种特殊的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重要来源之一。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应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部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6月25日,这份脐带血被运抵昆明市儿童医院,经复苏后输注到博博体内。
这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植入后,能让博博具备“自产”缺失酶的能力。同时,其中的巨噬细胞能够穿透血脑屏障,转变成脑小胶质细胞,从而达到部分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效果。
一面锦旗致谢乐山医生仁心与大爱
“得知这份脐带血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我们感到由衷高兴!”产科主任张应兰动情表示,“这不仅是见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更是用这份珍贵的资源,为另一个挣扎在病痛中的小生命赢得了未来。”
从科普宣传、采集、冷链运输到制备、检测、冻存,直至发放至临床用于治疗患者,每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在这场生命的接力赛中,每一步骤都必须严格控制质量。
我国对于入库保存的脐带血,设立了严格的检测与筛选规范。每一份入库的脐带血,都需经过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以及造血干细胞是否受到病原菌污染、细胞活性、有核细胞数量、CD34+细胞数量、集落形成试验等多重检测,只有达到标准的脐带血才能被冻存入库。
因此,脐带血的采集作为生命接力的起始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四川脐血库对于采集的血量和检测标准都设定了严格的要求。尽管如此,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团队依然能够采集到合格的脐带血,这归功于他们对脐带血采集工作的高度重视。他们积极向准妈妈们普及保存脐带血的重要性,参与了采集技术的培训,并且精通了采集技术。
此次跨越川滇两地的生命救援,生动诠释了脐带血资源的巨大价值与医疗协作的力量。锦旗背后,是乐山医护以专业与仁心书写的生命奇迹,也为更多罕见病家庭照亮了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