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千例微创介入术背后的技术创新
2025-07-18 11:10:33
作者:邓易纤
作者单位: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作为现代医学的“第三大学科”,介入放射学正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绽放异彩。目前,神经外科杨启荣带领介入治疗团队已成功开展各类介入手术1000余例,在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肿瘤介入及急诊出血救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展现了这一新兴学科的独特优势。

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对人体内脏器、血管和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后,经过中国介入医师的不懈努力,该学科在国内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可重复、精准定位、并发症少等特点,已成为临床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高龄患者的生命曙光

78岁的李奶奶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住院治疗。入院时CT显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到患者高龄且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传统开颅夹闭手术风险极高,愈后也是很大问题,为此患者家属对手术十分犹豫。

杨启荣团队根据李奶奶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计划,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最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腰大池引流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能独立行走。自2019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杨启荣的介入团队已成功救治近百例急性脑梗患者,充分体现了介入治疗精准、高效的特点。

下肢动脉介入治疗:让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没想到不用开刀,一个小针眼就解决了我的腿疼问题。”张大爷激动地说。65岁的退休教师张大爷因“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入院。

“行走不足50米就出现小腿剧痛,夜间静息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张大爷回忆道,当时以为自己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经检查,确诊张大爷为左侧股浅动脉中段3cm长的完全闭塞,踝肱指数(ABI)仅0.4。

杨启荣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局麻下通过2mm穿刺口,使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手术历时65分钟,即时造影显示血流恢复通畅。

术后患者即刻感觉下肢温暖,疼痛消失,第二天就能轻松行200米以上,术后1个月复查ABI升至0.9。该案例提示:下肢动脉闭塞临床表现易与腰椎病混淆,踝肱指数测定和血管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顽固性鼻出血栓塞术: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

60岁的王大爷因“反复鼻腔出血3天,加重6小时”急诊入院。

入院前,他已在外院行鼻孔填塞2次、鼻腔内镜下右侧鼻腔探查止血术均效果不明显。急诊DSA发现右侧颌内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形成(2mm×3mm),造影剂外溢明显。杨启荣带领介入团队在数字减影引导下,将微导管超选至出血动脉,精准注入300-500μm栓塞微球和3㎜弹簧圈,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立即停止。术后2天拔除填塞物,患者未再出血,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该案例显示:对于顽固性鼻出血,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确切的优势,成功率达95%以上。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新疗法

78岁的周爷爷因“血压控制不佳2年”入院。周爷爷有20年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美托洛尔和呋塞米四种降压药,血压仍波动在180-210/100-110mmHg。

肾动脉彩超提示右肾动脉峰值流速达380cm/s(正常<180cm/s),CTA(CT血管造影术)证实右肾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90%)。杨启荣根据患者病情,与心内科医生反复讨论后决定为周大爷行“肾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选用5mm×18mm球囊预扩后,植入6mm×18mm球囊扩张支架,手术时间40分钟,术中无并发症。术后血压呈阶梯式下降,1周后降至140-150/85-90mmHg,降压药减至2种。术后3个月复查肾动脉超声显示支架通畅,血肌酐由术前156μmol/L降至112μmol/L。该案例证实:对于肾血管性高血压,介入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改善肾功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介入新技术、新器械、新设备、新理念不断涌现。在急诊救治方面,医院介入团队今年5月曾连夜为一位大咯血患者施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止血;在肿瘤治疗领域,开展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杨启荣介绍:“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切的优势,很多过去需要开刀的大手术,现在通过一个针眼就能解决。”目前,医院介入治疗范围已涵盖20余个病种,年手术量超过300例,充分展现了中国介入放射学在临床应用领域的迅速崛起和显著成就。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