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文苑
热点排行
为了一双双期待的眼睛
2023-07-03 10:23:27
作者:杨映锴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我是一名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日常学 习之外,我也有很多次临床体验的机会 。有 时我去医院做志愿者,有时跟随医生到患者 家中出诊,还有时在不同科室见习 。在这么 多临床体验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重症 监护室( ICU)见习。

ICU给我的感受是,这里不相信“眼泪”。 因为在这里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感动,每分 每秒都投入到了对患者的抢救工作中 。ICU 病房的气氛不会是活跃的,持续的监护机器 声音、病人断断续续的呻吟以及医生护士紧 锁的眉头,总是让人感觉有些压抑。

“护士,快来!”对我来说,这是最令人紧 张的一句话,尤其是当配合上家属紧张的颤 声时,我的心简直要跳出嗓子眼! 第一次听 到这话是在留观室突然传来一声尖利而急促 的叫喊:“护士,快来啊!”我当时整个人从凳 子上弹了起来,紧张得手脚冰凉 。我赶紧跑 向患者,顺便呼喊医生……那是我第一次体 会到医院里的“生死时速”。

然而,在我还来不及松口气的时候,监护 器的蜂鸣声又惊扰了我 。我转过头看到3床 病人脸色苍白、心率38次/分钟、血压掉到70/ 40毫米汞柱,抢救车和呼吸机将床尾围得严 严实实,床帘内医护人员紧张地抢救着,帘子 外 的 家属在 焦 急地哭诉 着 。 经过 10分钟 紧 张、有序、有效的抢救治疗,患者心率上升至 110次/分钟,血压上升至100/52毫米汞柱,血 氧饱和度96%,面色由苍白逐渐转为红润,生 命体征平稳。

结束了一天的见习后,我走出ICU,看到 走廊里等待的家属。他们把走廊当成了临时 住宿 点,吃 穿 睡都在这 儿,夜 以 继 日地 盼 着 ICU传来好消息。 当他们的目光与我相遇时,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期待。对于我们医 学生来说,学习不仅为了自己的进步,更是为 了这些期待的眼睛。

在医院里,尤其是在ICU病房,抢救和死 亡是家常便饭,有的抢救成功,有的抢救无效 而去世 。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如何尊重死 者,如何为他清洗身体,如何为他摆放姿势, 如何安慰他的家人。但没有一门课程教会我 们如何陪伴病人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没 有一门课程教会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面 对死亡。我虽然学过很多医学和护理方面的 知识,但在医院里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惊慌 失措,想帮忙又怕做错,这种无奈又气馁的情 绪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有一天,我把我的困惑告诉了医院里的 带教老师 。老师说,她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 也是这样的,遇到抢救时手忙脚乱、十分气 馁,甚至比我还要恐惧,但人总是慢慢进步 的,每天学一点,慢慢就会掌握得越来越多。 老师说:“在ICU遇到的病人去世的情况比较 多,但只要我们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要做 到问心无愧,就需要用庞大的理论和技能来 支撑。你的医学之路还很长,慢慢努力,总会 取得成功。”

在如花般的年纪里,我带着未知与好奇走 进了患者的世界,看到了他们缠绵病榻的痛苦 面容,感受到病患渴求、期盼的目光,也目睹 过生死离别的情景 。温柔的话语、匆匆的脚 步、甜甜的微笑和尽心的服务,每一个护士都 在用爱抚慰着受伤的心灵。几年的护理学习 生涯,让我更加理解人世的悲欢离合,深谙生 命的可贵。

(杨映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