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项主要疾病,主要症状有猝然昏厥、半身不遂以及口眼歪斜等等。而中风后期康复的一项难题则是遗留的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表明,采取中医康复治疗方式,有利于建立脑的侧支循环和改善脑血液循环与供氧状态。中医能有效减轻脑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促进患者身体自我调节与恢复。那么,中医康复在中风治疗中有哪些方式呢?中医康复治疗又有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脑卒中为什么叫中风
中医中的“中风”也就是指脑卒中。中医将脑梗、脑出血等脑血管病统称为中风病。而中风病则是因为正气亏虚、饮食、劳倦内伤与情志等因素引发的人体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表现症状为猝然昏仆、言语不能、偏身麻木及半身不遂等。
脑卒中的病因有哪些
引发脑卒中的原因较为复杂,流行病学研究认为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脂是当前引发脑卒中的几项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心脏疾病、肥胖及不良生活习惯同样会提升脑卒中发病率。站在中医角度来分析,脑卒中有种说法是内虚邪重,内虚指的是命门火衰,元气亏虚,也就是中风的内因。邪中指的是风邪入中,也就是导致中风的外因。
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措施
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发病时期的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
一、中药内服辨证论治。中医中药康复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判断患者不同的症状。病机的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例如,半身不遂这一病症多属气虚血瘀、肝阳上亢,治疗方式需选用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等等。言语不能属于风寒阻络、肾虚精亏,需服用解郁丹与地黄饮子等药物。口眼歪斜的病因则是风寒引于络道,治以牵正散。
二、中药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的中药注射液大多含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例如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与银杏叶注射液等等。能够显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恢复脑梗死区,尤其是有效恢复梗死周边缺血半暗区脑细胞的功能。
三、针灸。针灸可根据施针位置划分为头皮针与体针。体针康复治疗需根据脑卒中疾病时期、主症、并发症与合并症等,选择相应的穴位,以保障康复治疗效果。头皮针康复治疗法主要针对脑卒中病患者不同的病情,使用毫针刺激头皮特定的穴位,帮助患者纠正或改善病理状态。
四、中药熏蒸。中药熏蒸通过热力与药力的联合治疗,能促进患者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改善血液与淋巴循环缓解脑卒中患者肌肉痉挛,改善细胞内环境酸碱度削弱细胞内酸性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促进人体无菌性炎症的吸收,降低各项组织粘连。能够达到消炎、消肿、散结与止痛等效果,促进患者损伤愈合。
五、推拿。对患者肌肉、软组织、关节、神经以及穴位等部位进行推拿,能够起到改善肌容量、调节肌张力、治疗关节功能障碍等效果。中医推拿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增强局部供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效果,有利于患者肢体水肿的缓解以及各项功能的恢复。
总而言之,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经以上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后恢复效果良好,这代表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患者家属还需给予患者充足的信心,引导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保持心情愉快平静,坚持接受中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