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中西医结合调理高血压
2023-03-01 10:59:54
作者:黄志春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

作为当前高发的一种慢性疾病,现阶段国内的高血压患者已经高达上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有着突出的作用。因为单纯借助西医治疗,患者永远都无法摆脱药物,而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增长,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在患者的身体上显现,而单纯借助中医治疗过程又很漫长,在初期的效果也不突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西结合调理高血压就能够发挥突出成效,中医辨证施治,再配合西医用药,可以从短期和长远层面做好综合调理,让高血压在中西医的综合调理中得到逐渐恢复。

中西医对高血压的认知

中医:中医中没有高血压这个名称,但中医文献中对高血压相关的症状有着一定的记载,例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的记载,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丹溪心法·头眩六十七》提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的理论,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高血压在中医里没有所谓的称呼,在中医认知的过程中,认为高血压的出现是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多种作用,让人体阴阳失调,尤其是肝肾两脏,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症状。中医在围绕着高血压的相关症状进行治疗的时候,讲究标本兼治,围绕着高血压的不同类型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痰浊中阻型、瘀血阻滞型、冲任失调型。

西医:西医认为在心脏收缩时,心室的血液泵入全身,血液对动脉壁产生压力,这就是血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血压,血液就无法流动,心脏驱使血液流动,当对血液循环系统施加持续异常的高压力时,就会发生高血压。西医认为高血压的出现和遗传、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有密切关系,也有小部分高血压可能是因为一些疾病或药物因素造成的。

中西医对高血压的综合调理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无论是服用西药还是中药,都要讲究专人专药,因病施治,根据患者血压升高的情况、年龄、基础性疾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在血压升高的同时,采取相关中医调理后没有明显效果,就需要服用西药来达到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控制不住,可能会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也会对眼睛、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带来影响,血压越高,风险越大。高血压在西医认知中是无法被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制定合理的降压目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服用相关降压药物。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地服用西药。

在中医治疗中,围绕着高血压的不同证型,例如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主要是血压升高,出现眩晕、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等症状,在治疗的时候,通过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的方法来达到效果。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主要就是血压升高之后眩晕,有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在治疗的时候可以结合滋补肝肾、养阴镇静的方法来达到治疗,其他几种证型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借助辨证施治之后,中医治疗也有针灸、气功等方式,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西医讲究在日常饮食中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来达到降压效果。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在进行辨证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服用一些食物来达到降压的效果,例如旱芹菜,用生旱芹菜汁直接口服,服用芹菜制成的酊剂,可起到降压的效果。在当前阶段,中医中药和相关的疗法来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虽然不如西药快,但是中药在降压的过程中,副作用相对较少,改善的效果明显,尤其是一些非药物疗法,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根据实际,通过中西两种方法巧妙结合,取长补短来达到治疗效果,控制血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