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调查中发现,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家庭中都存有备用药物,尤其是有老年人和小孩的家庭。那么如何对这些药品进行保存呢?尤其是遇到很多情况,药品开封服用一些之后,剩下的要怎样进行保存,保存的时间有多长?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大部分人在服药的时候都可以查看药盒上的有效期,认为只要在期限内服用就可以,但你可能不知道,标注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未开封状态下,一旦药品开封之后,因为受潮和受热造成的变质,不但影响药效,还会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如何判断开启后的药品使用期限呢?药品保存的要求你知道吗?
药品在储存和保管时对温度有非常特殊的要求,因为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按照相关的温度进行保存,即使在有效期内,药品虽然外观没有变化,但是它也会出现问题,轻则造成疗效降低,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直接增加毒副作用。现阶段,我国的药品包装上都会提醒在阴凉处和室温下储存等。按照药典规定,阴凉处是指温度不超过 20℃,冷藏是指温度在2℃到8℃之间。对于不同包装、不同剂型、不同种类的药品,在开封后它的使用期限是不同的,要结合药品的具体种类来分辨。
不同包装
药品分为独立包装和非独立包装,独立包装的药物就如同常见的铝箔板装药。例如胶囊和药品,他们被单独的封装在包装里,还有一些袋装药,这些药品被单独封装在包装里,不会和外界的空气接触。储存条件得当,在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包装盒上标注的有效期服用药物。非独立包装的药物,例如瓶装药品,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开封后6个月之内服用完,每次服用完一定要把瓶盖盖紧,而且在服用药品过程中,一旦药品的外观、气味、颜色、形状出现改变,要立刻停止服用。
不同剂型
围绕着不同剂型的药品,主要将其分为了糖浆剂、口服溶液、混悬剂,眼用、耳用、鼻用制剂以及软膏剂以糖浆为例,糖浆中含有糖分,容易滋生细菌而出现变质,在开封后一般建议每次服完药后把瓶盖盖紧,在没有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冬天能保持3个月,夏天只有1个月,一定要仔细观察药品有无变色、变质等,如有此现象立刻停止使用。对于口服溶液混悬剂,在没有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室温保存2个月以内。对于眼用药,开封后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对于耳用和鼻用制剂一般情况下,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不能超过 4 周,也就是 1 个月。还有一些生物制品的药剂,开封后的使用要小于7天,例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等,要在相关的期限使用。软膏剂在室温情况下最多能够保持两个月,一旦药品出现任何变化,就不能够再使用药物。
不同种类
不同种类药物在开封后的使用也是不同的,不同种类包括不稳定药品、生物药品和营养药。不稳定的药品,例如硝酸甘油,随着药品开封,会和外界不断接触,有效性逐渐降低,开封后的硝酸甘油片有效期只有3个月左右。另外生物制品例如胰岛素,开封后在室温情况下只能保存4周左右,因为它的营养丰富,很容易变质。开封后如果一次不能使用完,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并且要在24小时内服用完。
药品和其他的生活用品完全不同,药品直接关乎着个人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家庭用药的管理需要谨慎,一次用不完的药品,千万不要怕浪费而等到下次再次使用,如果不慎服用了变质或过期的药品,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危害,甚至是加重疾病。在日常一定要掌握药品的正确用法,药品怕光照、潮湿、高温,一旦开封后,最好能放置在干燥箱内进行保存。药品开封后的有效期并不等同于使用期,要尽快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