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老年群体。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老年期痴呆的一半以上。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有3%~7%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人数逐渐增多,85岁以后,发病率高达1/3~1/4,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有低教育程度、雌激素水平降低、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因素、饮食、吸烟等。其发病人群,有家族性也有散发性。家族性与遗传基因有关,65岁之前多有症状表现。
AD早期症状不典型,细心的患者家属可发现其痴呆前阶段症状,以后症状持续性进展至痴呆阶段。早期可能仅有极轻微的记忆力减退、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或者注意力、表达能力、行动力的轻度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不容易察觉。进展至痴呆阶段,轻度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受损,最先出现近事遗忘,即对刚刚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或反复重复,逐渐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即对以前的事情或人物遗忘。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如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临摹立体图、、易怒、自私多疑、不修边幅等症状。中度痴呆除记忆障碍继续加重,还会出现工作、学习、社会接触能力的下降,如言语重复、计算力下降、原已掌握的知识技巧明显减退。还常有较明显的行为、精神异常,性格转变、人格改变,甚至出现随地大小便等行为。重度痴呆阶段,除以上症状外,可出现较严重的情感、行为、语言障碍,不能完成穿衣、进食等日常行为,终日卧床不语,与外界无接触,最终因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而死亡。
目前,AD治疗困难,没有有效的方法阻止病情进展,多数治疗只是减轻症状、延缓进展。生活护理包括使用辅助生活器械,如电子手环、带扶手的马桶等,预防摔伤、走失等意外,改善生活质量。非药物治疗有心理干预、运动疗法、职业训练、音乐治疗、智力训练、生活训练等,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药物治疗有多奈哌齐、美金刚、茴拉西坦、舍曲林、喹硫平等,改善认知功能、控制精神异常的症状。支持治疗指对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支持及对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病程通常为5~10年,少数存活10年或更长,多死于各种突发意外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