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提高。从病理分期的诊断来看,脑梗死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血瘀,治疗主要是祛瘀,对脑脉瘀滞导致的脑梗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能使患者的脑缺血在短期内得到再灌注。采用补气活血法可以加速血液流动,降低血液生成,从而达到祛瘀的目的。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祛瘀通脉、补气活血的方法,在中医学的结合下,可以同时使用一些中成药和西药。对于有严重脑梗死的患者,可以通过西医溶栓、抗凝等方法进行祛瘀,同时给予补气活血的药物。气虚、痰湿、风邪等疾病,都需要在祛瘀活血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总之,尽管治疗方法因时代而异,但祛瘀活血的方法必须全程采用。
第一阶段∶在超早期治疗期间,患者的大脑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而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都出现了肿胀,所以6小时内,溶栓、缩小梗死是促进患者恢复得最好的时期。目前可以使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如果需要同时治疗的患者较多,可以通过建立静脉通路来缓解。在这一时期,中药的作用比较弱,因为它的作用比较缓慢。
第二阶段∶一般是18~24小时,这是一种病理坏死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计数下降,胶质细胞受损,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出现脑组织水肿,此时不能进行溶栓治疗,可以选择抗凝或脑保护剂,西药治疗有低分子量肝素、蚓激酶等药物。但在此期最好采用中医的方法,可以选择中药,进行活血化瘀,配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水肿,可以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选择针灸,可以选择百会、人中、四神聪等穴位,配合使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二期患者的治疗以消肿、减轻渗透性、疏通梗阻为主。
第三阶段︰通常指3~14天,患者属于病理软化期,病灶部位软化,处于该阶段的患者病症相对稳定,在基于抗凝、脑保护剂的基础上使用活血祛瘀、通脉的中药进行治疗,可以选择川芎嗪、葛根素、灯盏花注射液等中药提取物来促进脑内毛细血管的生长;在这一时期,注意脑功能的保护,建议以补肾、荣脑治疗为主,以桑墓、牛脑、猪脑等作为补充,同时可以通过静脉滴注脑复康药物。为了防止延迟软化,应加强对疾病的护理,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有发烧的可给予黄芩、板蓝根、大黄,高血压可选用钩藤、夏枯草、石决明等。
第四阶段∶通常指15~30天,在这个时期,患者体内的坏死组织被吞噬、清除,胶质细胞的增殖、微血管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小梗死则逐渐形成瘢痕,大梗死多为中风囊。此期以补气活血、通脉益脑为主,在此期的第一个星期可以服用补阳还五汤。采用辨证法用药,持续应用川芎嗪、葛根素、灯盏花注射液等。这一期患者气血虚寒,故宜在后一周内补气补髓、活血通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