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的传染疾病,是因为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是损伤患者的肝脏。目前来说,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为甲肝、丙肝、乙肝以及丁肝、戊肝等五种类型,这些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是类似的,比如患者容易出现食欲减退、乏力、肝功能异常等,所以要注意区分,选择适合的方式治疗。甲肝以及戊肝是急性感染性的肝炎,可以经口、粪便传播;乙肝、丙肝以及丁肝等,属于慢性传染,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病情会反复出现,或者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比较弱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主要是通过体液以及血液传播,需要引起重视。另外,病毒性肝炎还会通过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孕妇如果发现自己有病毒性肝炎,需要如实告知医生,且采用适合的措施,避免婴儿感染病毒性肝炎。
那么,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以及护理呢?怎么预防?下面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患者确定患有病毒性肝炎,且确定类型之后,要注意多休息,合理饮食,且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服用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且已经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需要马上进行止血处理。另外,还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病毒复制,且可以改善肝功能,避免疾病恶化。对于慢性乙肝以及丙肝,可以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乙肝患者可以使用恩曲他滨、恩替卡韦等药物来治疗。另外,患者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抗氧化、抗感染以及调节免疫力还有抗纤维化治疗。对于严重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则需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比如肝移植手术。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时间比较长,患者要有耐心,积极配合医生服用相应的药物,注意不能擅自停药,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病毒性肝炎怎么护理
病毒性肝炎即使在控制之后,也是有可能复发的,所以患者要注意做好日常的护理措施,停药之后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再次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多休息,适当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知道自己的疾病之后,要注意如实告知家人以及朋友,并且让家人和朋友做好预防措施,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跟家人、朋友混用洗漱用品,家里需要定期消毒。饮食方面很重要,需要补充营养,均衡膳食,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提高免疫力。但是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且注意控制脂肪以及糖分的摄入,注意不能喝酒,避免加重肝损伤。运动方面也要注意,建议进行低强度的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天运动一个小时左右为好,且注意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情绪方面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建议患者多跟朋友以及家人沟通交流,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在用药方面也需要谨慎,注意不要服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的药物。
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在预防病毒性肝炎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感染源,感染肝炎病毒的患者,以及携带肝炎病毒的人群都是传染源,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要注意做好隔离措施,且马上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是不能从事饮食服务以及食品加工类工作的,也不能在学校工作。病毒性肝炎是会通过血液传播的,所以对于献血者需要进行严格的筛查。平时生活中对于饮用水需要进行消毒,同时医院需要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避免交叉感染。平时生活中如果接触了病毒性肝炎患者,要注意马上洗手,如果不是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输血,或者不要接触输血的用具,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跟他人混用洗漱用具,以及剃须刀还有餐具等等。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比较差的人群,要注意及时接种疫苗。
患者一定要注意严格遵循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了身体不适,或者其他的异常情况,要注意及时就医检查处理。平时饮食方面不能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也不要吃刺激性过大的食物,比如浓茶、咖啡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另外,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长期熬夜,压力过大,容易损伤肝脏,对于疾病的治疗不利,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另外,尽量减少外出用餐,如果需要在外用餐,建议自带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