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核酸检测知多少
2023-02-17 12:40:24
作者:于庆梅
作者单位:济南市历城区中医医院

要想知道核酸检测是什么,就必须知道什么是核酸。核酸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即通常所说的DNA、RNA。核酸检测的目的是检测分析标本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最终确诊感染源。因此,核酸检测通常被作为病毒、细菌、寄生虫所致疾病的判断依据。多数人对于核酸检测的认知是新型冠状病毒,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科学家经过基因序列解析与对比,发现了新冠病毒的特异核酸序列,如果在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则证明该患者大概率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方法

核酸主要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口咽拭子采样,另一种是鼻咽拭子采样。口咽拭子采样是利用棉签在咽部擦拭,擦拭咽喉部位上皮细胞并进行检测,检测过程无风险,较为安全;鼻咽拭子采样,是利用棉签深入鼻孔内部,从鼻道至鼻咽后壁擦拭取样,取样过程仍较为安全,但是相较于口咽拭子,异物感会强烈些。

核酸检测需反复进行的原因

新冠病毒如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感染早期往往不会出现异常症状,致使病毒隐匿传播,并且呈现大面积感染状态,使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核酸检测能够有效地使传染源被发现,发现目标及时管控,通过隔离等办法使传染源被阻隔,并使传播途径阻断。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病毒在人体内感染后会呈现一个较长的增长过程,感染初期病毒载量相对较低,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检测结果通常不会呈阳性,但是经过反复检测,感染者便会被检测出阳性,而且在取样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操作不当,取样不到位等,可能会存在误差,只是一次不能发现阳性,而是在多次反复取样过程中使阳性呈现。

如何正确配合核酸采集

核酸采集过程中,采集主体需要保证操作的专业性,被采集主体需要积极配合采集主体进行采集工作。被采集人员头部微微扬起,嘴巴张大至扁桃体露出,采集人员利用棉签在被采集者咽喉部擦拭三次左右;在进行鼻拭子操作时,因鼻子遇异物较敏感,更需要与采集者配合才能完成。

采集管内的红色液体

1.红色液体是什么?在进行核酸检测时,核酸检测管中的红色液体会让很多人好奇,其实则是病毒保存液,适用于多种常见病毒样本采集,如流感等。利用核酸检测管保存病毒液,更有利于病毒样本的运输以及后期实验。2.红色液体成分,病毒保存液主要成分是酚红、胍盐等。3.是否有害?采集管内病毒保存液主要用于灭活病毒,保证病毒内核酸稳定性等,当不慎沾到皮肤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一般情况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核酸检测的应用范围

虽然核酸检测被大众所熟知是通过新冠病毒,但是核酸检测不仅局限于新冠病毒检测,而是大多数病毒的检测方法,利用核酸检测法能够使病毒尽早被发现,当前对于艾滋病、肝病病毒等均开展了核酸检测,利用核酸检测法可使病毒在抗体产生前被检测出,而且部分呼吸道疾病同样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推测其感染性。

核酸检测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1.核酸检测前:因核酸检测会出现咽部不适导致恶心等现象发生,因此建议在核酸检测前1~2个小时内,不应进食或避免大量进食,且在检测前半个小时避免饮酒,吃口香糖等。2.核酸检测中:开展核酸检测必然会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因此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应有序排队、做好防护措施,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有条件者应避免携带物品,以免因物品污染为传播提供机会,使感染风险增大。3.检测时:应根据检测地点宣传册提示或是提前学习核酸检测正确办法,当采集人员做好采样准备工作时再将口罩摘取,此时可选择闭气来降低感染风险,且摘口罩时不应大力拉扯,以免病毒扩散,经空气传染。在采样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应及时躲避周边人群,做好防护再进行咳嗽、打喷嚏等动作。4.核酸采样后:核酸采样结束后,应先将口罩戴好再离开,如口罩有污染风险需立即更换。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