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属于女性正常生理过程,但分娩会带来明显疼痛感,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症状逐步加重。若为初产妇,女性还需经历漫长的疼痛过程,持续受到疼痛症状影响,最终导致生理与心理发生巨大改变,不利于母婴结局,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为减轻分娩疼痛,临床提出了分娩镇痛这一干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减少分娩恐惧感、疲倦感以及不适感,可减少不必要的分娩氧耗,有利于母婴生理健康。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女性健康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分娩麻醉镇痛已经成为多数初产妇的首选干预方法,在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日益突出。
分娩麻醉与镇痛的重要性
分娩疼痛是所有产妇均不愿面对的情况,也是产妇最痛苦的一个时间段。为了缩短这一过程,很多孕妇选择剖宫产分娩。我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剖宫产率达到54.47%,其中无指征剖宫产达到13.38%。剖宫产可帮助产妇迅速脱离宫缩疼痛状态,但其问世的根本目的是挽救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并非帮助产妇分娩。且与阴道自然分娩比较,剖宫产分娩的并发症率是前者的2.2倍,尤其是产后大出血以及产后慢性腹痛等并发症。阴道自然分娩属于女性正常生理过程,若能顺利度过,对母体造成的损伤更小,产妇产后恢复速度较快。在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需被产道反复挤压,可促进胎肺成熟,增强新生儿免疫功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产道挤压还可促进新生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可增强新生儿的运动协调性,有利于新生儿更好地成长。再者,从产后康复与产后并发症看,阴道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康复速度更快,并发症更少,乳房泌乳与子宫复旧速度更快,可见阴道自然分娩才应该是产妇分娩首选方法。但阴道自然分娩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分娩疼痛。部分产妇要疼上10余个小时或是几十个小时,才能顺利完成分娩,无疑会对其生理及心理造成巨大刺激,不利于产妇产后康复。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进行分娩麻醉与镇痛,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让产妇以更好的状态度过阴道自然分娩过程,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娩麻醉与镇痛的应用
从分娩麻醉与镇痛的实际应用可看出,该干预并不能彻底消除疼痛症状,但可最大程度上缓解分娩疼痛,有益于母体,产妇的会阴损伤发生率更低,可见该干预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从临床应用看,分娩麻醉镇痛最常用的是椎管内麻醉。但其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麻醉的效果也不一样。
第一,硬膜外麻醉。这一方法需穿刺硬膜外并置管,给予局麻药试探剂量,5分钟后无异常,医生结合产妇疼痛症状,加首次剂量、并接上镇痛泵,持续泵注药物,充分利用药物缓解疼痛,也让分娩镇痛得到可能。该麻醉方法应用期间,主要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为主要麻醉药物,均属于局部麻醉药物,麻醉有效性、安全性与产妇满意度相似。但现在临床对硬膜外麻醉药物提出了新型观点,认为长效局麻药物与脂溶性阿片类药物混合后持续给药,可减少局麻药物实际用量,进一步减小副反应发生率,且镇痛效果有保障,还可减少产妇低血压、产程延长以及运动阻滞等不良现象,减少阴道分娩期间器械助产概率。
第二,腰硬联合麻醉。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继续穿刺蛛网膜下腔并给药,之后将腰穿针退出,仅给予硬膜外置管,通过导管持续给药。与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药物起效速度更快,镇痛更理想,但有一定概率发生瘙痒、轻微下肢运动阻滞,影响不大,无须进行特殊处理,整体麻醉安全性比较高,应用价值较显著。但该麻醉方法有一定概率减少产妇的心排血量,所以麻醉镇痛期间需做好胎心监测,主动警惕胎心过缓。分娩麻醉与镇痛具有显著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