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慢阻肺潜伏的“沉默杀手”
2023-03-01 11:00:03
作者:黄晴
作者单位: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 13.7%,年均死亡人数达 96 万,平均每分钟就有 2.5 人死于慢阻肺,是我们身边健康的“沉默杀手”。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指有吸烟等高危因素,有慢性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桶状胸等临床表现,有持续气流受限,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0.7 ,同时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气流受限疾病。

二、为什么会得慢阻肺

吸烟。焦油、尼古丁等对气道有多种损伤效应,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高2~8倍。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不少职业的工作环境都存在化学烟雾、粉尘等。长时间存在于这种环境下,会促进慢阻肺发病。

空气污染。炒菜的油烟、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力下降,黏液增多,感染概率增大。

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接种疫苗,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其防治有积极意义。

其他因素。包括年龄增加、身体素质下降、气候环境变化、免疫功能紊乱等。

三、慢阻肺如何治疗

稳定期的治疗。包括戒烟、脱离污染环境、接种疫苗、运动康复训练等。可使用扩张支气管药物,如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沙美特罗替卡松;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化痰药物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另外,还可以进行规范的长期家庭氧疗。

急性期的治疗。在稳定期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抗生素,并发呼吸衰竭时予以机械通气,保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病。

外科治疗。因技术、供体、费用等各种问题,应用具有局限性。

慢阻肺患者只要坚持长期规范用药,每月定期复诊,3~6 个月复查肺功能,就可以改善病情,极大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让慢阻肺这个“沉默杀手”不再有可乘之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