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防治哮喘的常见误区及对策
2023-03-01 11:00:01
作者:刘英
作者单位:自贡市沿滩区人民医院

哮喘是当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的哮喘患者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呈低龄化趋势,儿童哮喘发展为成人哮喘的比例高达2/3,因为很多家长对小儿哮喘的认知存在误区,造成了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那么,关于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有哪些常见的误区?面对这些误区要采取怎样的对策?不要着急,今天就来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误区一:儿童哮喘可自行痊愈,不用防治 在所有的儿童哮喘患者中,只有不到1/3的患儿到青春期之后就不再出现哮喘的症状,但潜在的不良情况依然存在,而且有些儿童即使到了成年期,遇到过敏原还会再次诱发哮喘发作。所以,家长千万不能轻视儿童哮喘,绝不能认为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哮喘就可自行痊愈,这样会错失治疗的时机,发展为终身哮喘。

误区二:儿童哮喘是不可能痊愈的 很多家长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没有任何信心,他们认为儿童哮喘是无法被治愈的,所以无论怎样治疗,孩子的哮喘都不会有所好转。其实,儿童哮喘和成人哮喘有明显的不同,成人哮喘不能治愈,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成人哮喘只能进行控制,但对于儿童哮喘来讲,尤其是年龄小于5岁,同时和感染相关的一些低龄儿哮喘,当前可以借助两种方式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第一种就是在孩子六七岁时,通过生理性气道重塑达到治愈,另外一种就是在发育期,孩子的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已经完善,进行治疗也能够达到突出的效果。

误区三:哮喘都会喘,没有喘就不是哮喘 很多家长认为哮喘,既然它的名字中就带有喘,那么孩子没有喘气的症状就不是哮喘。其实哮喘只是在急性发作时才会有明显喘息的情况,在缓解期,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有一些特殊的哮喘类型,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其表现就是长期干咳,并没有明显的喘息症状。所以家长千万不能简单地以症状来判断是不是哮喘。

误区四:激素药物不良反应多,不能长期用 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候变化、吸入尘螨、花粉、刺激性气体、接触和使用过敏性的物质都会发生炎症,诱发咳嗽或哮喘。当前围绕哮喘的治疗主要采取激素吸入疗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做好防治。吸入性激素能够抑制气道过敏炎症,降低气道的敏感性。但有很多家长担心激素的不良反应,不让孩子坚持激素的吸入,其实吸入的激素摄入量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少的,并且这些吸入的激素只是针对支气管部分起作用,不良反应在一般情况下都非常小,也不会给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家长谨遵医嘱给患儿用药,让孩子进行激素吸入治疗,长期是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的。

误区五:易过敏食物不能碰,运动也最好避免 对于哮喘患儿来讲,一般情况下,鸡蛋、牛奶、海鲜很容易引发过敏,所以大部分家长认为这些食物孩子千万不能接触。其实,只要孩子不过敏,哮喘患儿日常是不需要特意在饮食方面有禁忌的。对于有过敏体质或从小湿疹严重的哮喘患儿,家长要带孩子到医院积极查找引发哮喘的过敏原,一旦明确孩子对某些食物和物品过敏,就要避免再次接触,以免加重症状。对于哮喘儿童,首次食用某种食物时,可以先少量试吃,如果没有咳嗽和皮疹等身体不适,就放心食用,这样才能让身体吸收均衡的营养,实现健康成长。

除了饮食方面,大部分的哮喘患儿家长认为,运动会加重孩子哮喘,所以不让患儿运动。其实,室外的运动对肺功能的发育,增强肺活量,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有着突出的作用。如果不让孩子运动,待在室内,孩子的体质反而会变弱,加重病情。对于运动性哮喘患儿,在运动前可以先预防性用药,这样能防止运动过程中哮喘的发作。在运动中坚持适度原则,循序渐进地适应运动的过程,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帮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