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性胃炎心理护理很重要
2024-03-05 08:49:45
作者:魏明秀
作者单位:故城县中医医院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饱受慢性胃炎的困扰,不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里反酸,更时不时受到腹痛折磨,别提多难受了。由于慢性胃炎治疗时间长,又容易反复,很多人渐渐感到焦虑、烦躁、紧张,甚至产生抑郁情绪,而这些“坏情绪”反过来又使得病情加重,阻碍治疗进程。所以,针对慢性胃炎,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心理护理!用心呵护患者心理,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消除“坏情绪”,对于治疗效率的提升可谓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又称糜烂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发病率在所有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主要由幽门螺杆菌等病毒感染、长期食用刺激性物质、环境变化、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及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等因素所导致,不同病情的胃炎会有不同的表现,但主要以腹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反酸等症状为主,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转化为胃穿孔,甚至导致癌变。

二、为何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心理护理

人的心理因素与胃肠道功能密切相关,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等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胃肠道蠕动、胃酸分泌和黏膜屏障功能,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长期的心理压力和应激状态也会使胃肠道处于一种高敏感状态,促使胃炎反复发作或难以治愈,甚至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形成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其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试想,如果患者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自然会影响到药物的正常吸收和利用,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还能通过改善情绪状态间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总体疗效、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如何针对慢性胃炎进行心理护理

(一)倾听患者内心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长期治疗会导致其内心产生许多疑惑,如对治疗越来越没有信心、害怕病情再次加重等。所以,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患者的情绪,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扰,给予真诚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患者心理比较敏感,一定记住不要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或者直接打断患者讲述,这样做很容易给患者带来压力,加重不良情绪,导致彼此无法有效沟通,阻碍心理护理的顺利进行。

(二)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我们可以按照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等,选择恰当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一对一讲解、专题讲座、微信群交流等。具体可以向患者解释慢性胃炎的病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案及预后,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误解。建议健康教育少量多次进行,教育前做好引导,确保患者注意力集中再进行教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精准地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教授他们采用放松训练、深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压力。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如过分关注病情、对未来过度担忧等),将其转变成更为积极、现实的态度,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四)生活指导与行为干预

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心理状态。

总之,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更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展开相关治疗,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