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身体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时是需要注射破伤风针的。那么当我们进行了破伤风针的注射之后,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破伤风针
1.伤口深度较深且受严重污染:如被生锈铁钉扎伤,其表面细菌和污染物多,会增加感染风险;或被木刺扎伤,木刺可能携带微生物,易引发感染;也可能被泥土、粪便等污染,影响伤口愈合。
2.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特别是野外动物,生存环境复杂,可能携带未知病原体;未接种疫苗的动物,体内可能潜藏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杆菌等,被咬伤或抓伤后感染风险显著提高。
3.出现烧伤、冻伤或大面积创伤:烧伤破坏皮肤组织结构,冻伤损伤皮肤组织,大面积创伤破坏皮肤完整性,都会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感染几率。
4.未按规定全程接种疫苗:主要指破伤风疫苗,未完成全程接种,身体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抗体;加强针接种超10年,抗体水平下降,免疫力减弱,感染破伤风可能性增大。
5.免疫史不明确且为高风险伤口:如车祸导致的伤口情况复杂,且不知伤者免疫情况,无法确定抗体是否充足;利器伤严重,因免疫史不明,处理需更谨慎,感染风险较高。
接种后24小时关键护理
1.注射部位管理
(1)局部处理:注射后要妥善处理注射部位,接种部位至少保持6小时干燥,利于初步愈合、减少感染;避免按压或揉搓,减少硬结风险。若接种部位红肿,可用冷敷缓解,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间隔1小时,避免过度冷敷损伤皮肤。
(2)异常反应识别:接种后仔细识别反应,正常反应如接种部位轻微疼痛,持续1~2天,属正常免疫反应,不必担心;若接种部位红肿超过5cm或持续扩大,可能为异常反应,需及时就医诊断处理。
(3)避免外界污染:确保注射部位远离灰尘、污垢、化学物品等污染物,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刺激。外出时用干净纱布覆盖,不可过紧。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勿直接触碰注射部位,以防止细菌感染。
(4)观察愈合进程:每日检查注射部位,留意有无渗液、化脓、异常气味,若有症状,立即清洁消毒并联系医生。轻微硬结或色素沉着通常会自行消退,若硬结增大、疼痛加重,及时就医排除深层组织感染。
2.活动与饮食建议
(1)运动限制:接种后24小时内限制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影响免疫反应和加重接种部位压力;三角肌注射(成人常见)时,接种侧手臂减少负重,避免牵拉接种部位、影响疫苗效果。
(2)饮食注意:饮食上,每日饮水1.5~2L,维持正常代谢、促进疫苗作用;接种后72小时内忌酒,以防与疫苗相互作用、加重局部反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降低过敏风险,使身体稳定应对免疫反应。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接种
(1)观察重点:儿童接种疫苗后,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关注重点情况。留意孩子是否持续哭闹超过3小时,这可能表示身体不适,需进一步检查评估。同时,观察孩子有无嗜睡或食欲极差的表现,这可能是身体异常的信号。此外,有高热惊厥史的儿童接种后需密切监测,关注其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
(2)疫苗计划:儿童疫苗接种要严格按时完成DPT五针程序,该疫苗对预防相关疾病很重要,按时完成能保障儿童健康。若儿童创伤后需加强接种疫苗,时间间隔应大于或等于5年,合理间隔可确保加强接种效果。
2.孕妇与哺乳期
(1)接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接种疫苗有明确建议。孕期可安全接种Td疫苗,对孕妇自身和胎儿都有益。哺乳期女性接种疫苗不影响哺乳,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放心接种。
(2)禁忌情况: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接种疫苗有禁忌。孕早期(小于12周)接种需谨慎,因孕早期身体较为敏感,可能有潜在风险,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和指导下进行。若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则绝对不能接种,以免造成严重伤害。
总之,破伤风致死率达20%~30%,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不过,它是一种可通过科学有效手段预防的疾病,按规范接种疫苗就能有效预防感染,将致命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