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推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通过按法、点法、推法、叩击法等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旨在减轻疼痛、调节胃肠功能、温经通络等。这种技术适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痛症,例如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痛经以及失眠、便秘等症状。
常见疾病的推拿部位和穴位包括:
头面部:包括印堂、太阳、头维、攒竹、上晴明、鱼腰、丝竹空、四白等穴位。 颈项部:涉及风池、风府、肩井、天柱、大椎等穴位。
胸腹部:选取天突、膻中、中脘、下脘、关元、天枢等穴位。
腰背部:包括肺俞、肾俞、心俞、膈俞、华佗夹脊、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等穴位。
肩部及上肢部:涉及肩髃、肩贞、手三里、天宗、曲池、极泉、小海、内关、合谷等穴位。
臀及下肢部:包括环跳、居髎、风市、委中、昆仑、足三里、阳陵泉、梁丘、血海、膝眼等穴位。
在操作前,需要评估环境、温度、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以及颈部情况,并告知患者操作前排空二便。
推拿时及推拿后,局部可能出现酸痛感,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操作人员。推拿前后建议饮用温开水,并注意保暖。
取穴方法: 使用同身寸取穴法,按压时应有酸胀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推拿手法及强度。
推拿手法包括:
点法:使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部,着力于施术部位,持续地进行点压。包括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和屈食指点法等。
揉法:以一定力按压在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运动。包括拇指揉法、中指揉法和掌根揉法等。
叩击法:用手特定部位或特制器械,在治疗部位反复拍打叩击。操作时用力果断、快速,击打后立即抬起术手,保持手腕的弹性力,避免使用暴力。
操作示例对话:
操作者:您感觉到好一些了吗?颈肩部疼痛有缓解吗?
患者:好多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操作者:皮肤疼吗?
患者:不疼。
操作者:皮肤有点微微发红,这是正常现象。
操作结束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安置于舒适体位,并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肿瘤或感染患者、女性经期腰腹部慎用,妊娠期腰腹部禁用。
2.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3.操作时用力要适度。
4.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5.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搭桥患者禁用叩击法。
小结
经穴推拿技术是中医传统的有效疗法,通过多种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旨在缓解疼痛、调节功能。它适用于多种急慢性疾病,涵盖从头痛到失眠等症状。在实际操作中,评估患者状态和注意操作细节至关重要。掌握正确的取穴和推拿手法,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可以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