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别轻视胸痛!关键时刻它可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2025-07-02 00:00:00
作者:韦晟强
作者单位: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

当胸口突然传来一阵闷痛,你是否曾下意识地揉按两下,然后安慰自己“可能只是累了”?在日常生活中,胸痛往往被当作岔气、压力大的副产品而被忽视。但临床观察发现,很多致命性疾病发作时,胸痛是最直接的警报,有些像心肌梗死患者描述的巨石压胸,有些如主动脉夹层患者感受的撕裂剧痛,这些身体发出的紧急信号,稍一轻视就可能错过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

一、胸痛背后的致命危机:从心脏到全身的警报

(一)心血管急症的凶险信号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冠状动脉被堵塞,心肌细胞会因缺血迅速受损。患者常感到胸骨后或心前区有压榨性闷痛,这种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甚至表现为下颌、牙齿的牵涉痛。而主动脉夹层则如同体内血管爆裂,血液冲击主动脉内膜形成撕裂,患者会突然感受到从胸口蔓延至背部的剧烈疼痛,不少人因剧痛瞬间晕厥。

(二)肺部与胸腔的隐匿威胁

肺栓塞引发的胸痛常伴随呼吸困难与咯血。当腿部深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身体会因缺氧发出求救。而在年轻人中,瘦高体型者剧烈运动后若突发胸痛伴胸闷,需警惕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破裂可能导致胸腔积气,若不及时处理会压迫心肺功能。

二、破译胸痛密码:危险程度辨别指南

(一)关注疼痛的五重特征

(1)部位:心源性胸痛多像拳头挤压胸骨后方或左胸心前区,而肋间神经痛会沿肋骨间隙呈条带状分布,按压某根肋骨时疼痛加剧。

(2)性质:压榨性、窒息感如同胸口被巨石压住,常见于心肌缺血。若痛感如针扎或火烧,则可能是神经受刺激或肌肉拉伤。

(3)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的持续性闷痛需高度警惕,若疼痛像闪电般瞬间闪过(仅数秒),多为胸壁肌肉痉挛。

(4)诱发因素:爬楼梯、情绪激动后加重的胸痛,可能与心脏负荷增加相关。而翻身、咳嗽时刺痛加剧,往往提示胸壁或胸膜问题。

(5)伴随症状:若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或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就医,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

(二)警惕致命信号

当胸痛伴随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或晕厥时,切勿拖延。曾有患者将持续胸痛误认为胃病,自行服药后延误就诊,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相反,若休息后疼痛缓解,且局部按压有明确痛点,可能是肌肉劳损等良性问题,但仍建议通过检查排除隐患。

三、构建生命防线:从预防到急救的全程应对

(一)日常预防的核心要点

改变生活习惯是对抗致命胸痛的基础:戒烟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如同为血管清淤。久坐人群需定时活动,避免下肢血栓形成。有气胸病史者应避免剧烈屏气动作。对于高压人群,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潜在隐患。

(二)紧急时刻的正确行动

若胸痛突然发作,记住“两个关键”: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静卧;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含服硝酸甘油前需确认血压正常,避免因低血压加重风险。

特别提醒:切勿自行驾车送医,急救车上的专业设备能在途中展开救治,为生命争取时间。

四、揭开胸痛的“非致命面纱”

(一)良性病因的常见类型

肋软骨炎好发于前胸上部,按压肋软骨交界处有明显压痛。反流性食管炎引发的胸痛常伴随烧心感,餐后或平躺时加重。胸壁肌肉劳损多因运动或姿势不良导致,疼痛局限于固定部位。这些良性问题虽不致命,但也需明确诊断后对症处理。

(二)心理因素的伪装

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引发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常感到胸闷、气短,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此时,调整作息、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症状。

结论

当胸口再次传来疼痛,别再将其视为小事。每一次胸痛都是身体的紧急通讯,可能是致命疾病的预警,也可能是良性问题的提醒。学会辨别、重视信号、科学应对,才能在面对胸痛时保持理性:既不被恐慌裹挟,也不因轻视而冒险。对生命的敬畏,正始于对身体每一次呼救的认真对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