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2025-08-05 00:00:00
作者:韦利玲
作者单位:河池市中医医院

脑卒中,俗称“中风”,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我国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达39.9%,居全球首位,且50%-70%的患者会遗留肢体无力、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康复护理是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关键,但许多家庭因缺乏科学认知,陷入“过度保护”或“护理不当”的误区。本文将从护理误区、核心方法、前沿技术三方面,揭开科学康复护理的真相。警惕三大常见护理误区过度依赖静养忽视早期康复部分家属认为“卧床休息能减少二次损伤”,但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脑卒中后3个月是黄金康复期,早期康复能激活大脑“代偿机制”,促进神经网络重建。例如,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采用“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捕捉患者运动意念驱动智能手套,帮助偏瘫患者重新唤醒肢体功能,部分患者训练后手部精细动作显著改善。

盲目训练忽视个体化方案康复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曾有患者因急于求成,强行站立导致髋关节脱位;吞咽困难患者因未调整食物质地,引发吸入性肺炎。科学康复应结合患者年龄、功能障碍程度制定方案,如轻症患者可进行床边坐起训练,重症患者则需先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

忽视心理护理加重康复阻力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达30%-50%。患者因肢体残疾、语言障碍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拒绝治疗。一位65岁患者因无法接受偏瘫事实,拒绝进食和康复训练,经心理医生干预后,通过“书写法”与家属沟通,逐渐配合治疗并恢复行走能力。心理护理需贯穿康复全程,家属应多鼓励、少代劳,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掌握四大核心护理方法脑卒中早期患者以卧床为主,正确体位能避免肢体痉挛。仰卧位时,应在患侧肩下垫枕头,防止肩关节内收;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伸,下肢自然屈曲;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肘伸直,避免压迫患侧肢体。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吞咽与进食管理降低误吸风险吞咽困难患者需调整食物质地,选择密度均一、不易松散的糊状食物,如米糊、果泥。进食时采用“30度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小口慢咽,每次进食量不超过5毫升。若患者无法经口进食,需通过鼻饲管注入营养液,同时定期评估吞咽功能,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肢体功能训练从被动到主动康复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家属可帮助患者屈伸关节,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随着肌力恢复,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如桥式运动(仰卧位抬臀)、坐位平衡训练等。一位70岁患者通过坚持“踝泵运动”(勾脚尖、绷脚尖),成功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ADL训练)提升自理水平

ADL训练旨在恢复患者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能力。根据恢复情况,使用辅助器具进行适应性训练,逐步提高独立性。例如,偏瘫患者通过单手餐具训练实现自主进食。该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与自信心。

探索前沿康复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意念控制肢体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头套采集大脑电信号,将其转化为计算机指令,驱动智能手套或外骨骼机器人带动肢体运动。该技术尤其适用于手指精细动作恢复困难的患者,如一位62岁患者经过3个月训练,左手从完全瘫痪恢复到能握拳、抓握牙刷。

虚拟现实(VR)康复:游戏化训练虚拟现实(VR)技术能模拟穿衣、烹饪等日常生活场景,并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显著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兴趣。研究表明,VR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

中医康复:针灸与推拿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改善肢体麻木效果显著。推拿则通过按摩手法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痉挛,促进身体康复。

结语脑卒中康复是一场持久战,需家属、患者与医疗团队共同努力。科学护理重在精准而非昂贵,从良肢位摆放、并发症预防到心理疏导、前沿技术,每一步都影响康复效果。坚持规范训练,即使偏瘫多年,也能改善功能。用科学护理点燃希望,助患者重获有尊严的生活。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