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妊娠糖尿病饮食治疗全指南
2025-07-29 00:00:00
作者:​​钟淇
作者单位: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1. 合理饮食,吃动平衡:构建血糖调控的基础框架

热量控制的科学逻辑:妊娠中晚期每日总热量需根据孕前 BMI 调整(BMI<18.5:30-35kcal/kg;18.5-24.9:25-30kcal/kg;≥25:20-25kcal/kg)。复合糖类(如糙米、燕麦)因消化吸收缓慢,可避免血糖骤升,建议占碳水化合物来源的 60% 以上。脂肪摄入需限制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油脂),每日不超过总热量的 25%,优先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牛油果)和 Omega-3 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

运动干预的实操方案:推荐餐后 30 分钟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4-5km/h)、孕妇瑜伽或游泳。运动强度以 “谈话测试” 为标准——运动时能正常交谈但无法唱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拆分为每日 3 次、每次 10 分钟,遵循 “三阶段原则”:孕早期(≤12 周)以舒缓运动为主,孕中期(13-28 周)可增加耐力训练,孕晚期(≥29 周)侧重盆底肌锻炼。

2. 主食定量与粗细搭配:解码碳水化合物的智慧选择

主食量化的个体化方案:每日主食量约 200-300g(干重),久坐孕妇取下限,活动量较大者可增至 300g。全谷物与杂豆类占比 1/3 的科学依据在于:其富含的膳食纤维(每 100g 燕麦含 10.6g 膳食纤维)可延缓葡萄糖吸收,使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降低 20%-30%。推荐组合如 “二米饭”(大米 + 小米)、“杂粮粥”(黑米 + 红小豆 + 薏米),避免精制主食(白米饭、白面包)单一摄入。

3. 蔬果摄入的色彩营养学:500g 蔬菜与血糖友好型水果选择

蔬菜摄入的 “彩虹原则”: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红色 / 橙色蔬菜(胡萝卜、番茄)应占 50% 以上。深绿色蔬菜富含叶酸(每 100g 菠菜含 347μg 叶酸),对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至关重要;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烹饪时采用 “水焯 + 凉拌” 或 “少油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导致维生素 C 流失。

水果摄入的 “三定原则”:定时间(两餐之间,如上午 10 点、下午 3 点)、定种类(选择低 GI 水果,如苹果、蓝莓、草莓)、定分量(每次不超过 100g,约 1/4 个苹果)。

4. 优质蛋白与肉类选择:从营养供给到血糖管理

蛋白摄入的黄金配比:每日蛋白质需求为 1.5-2.0g/kg 体重,其中 50% 来自优质蛋白(蛋、奶、鱼、瘦肉)。鸡蛋每日 1 个(约含 6g 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成模式接近,吸收率达 98%;牛奶选择低脂或脱脂奶(250ml 含 8g 蛋白),避免全脂奶的饱和脂肪摄入过量。

畜肉与加工肉的限制依据:猪瘦肉脂肪含量约 8%,羊肉约 14.1%,牛肉仅 4.2%,建议优先选择牛里脊肉、鸡胸肉。加工肉类(如培根、香肠)在腌制过程中添加的亚硝酸盐与血红素铁会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需严格限制,每周不超过 1 次,每次不超过 50g。

5. 清淡饮食与饮水管理:隐形热量的防控要点

油盐控制的量化技巧:使用带刻度的油壶(每日不超过 30g,约 3 瓷勺),烹饪采用喷雾油壶减少用量;盐摄入不超过 6g(约 1 啤酒瓶盖量),可通过 “限盐三法” 降低钠摄入:用柠檬汁、香草替代部分酱油调味,炒菜时最后放盐,避免食用咸菜、酱菜等隐形高盐食品。鸡精、味精含谷氨酸钠,过量摄入可能影响锌吸收,建议少用。

饮水与饮品选择:每日饮水 1700-2000ml,以白开水为主,可少量饮用淡绿茶(含茶多酚,有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含糖饮料(1 罐可乐含 35g 糖,可使血糖骤升)。咖啡需控制在每日 1 杯以内(≤200ml),且不加糖和奶油。

6. 进餐习惯与顺序优化:细节决定血糖波动

定时定量的生理机制:建议采用 “3+3” 餐次安排(3 顿主餐 + 3 次加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导致低血糖(<3.3mmol/L)或过度饥饿后暴饮暴食。每餐进食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细嚼慢咽可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摄入。

进餐顺序的科学调整:遵循 “蔬菜→蛋白质→主食” 的顺序,先吃 100g 凉拌蔬菜(如黄瓜、生菜),再吃 50g 瘦肉或豆腐,最后吃 50g 主食。此顺序可使餐后 2 小时血糖降低 20%-30%,因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7. 自我管理与个体化指导:构建全程营养支持体系

血糖监测的 “7 点法”: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每周至少监测 2-3 天,记录数据形成血糖曲线,便于营养科调整饮食方案。低血糖时(如心慌、手抖)需立即食用 15g 葡萄糖(约 4 块方糖),15 分钟后复测血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