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慢慢发生变化,一些疾病也可能悄悄地盯上咱们。就拿前列腺癌来说,这可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蹭蹭往上涨呢。所以,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对咱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主要筛查项目介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这PSA检测可算得上是前列腺癌筛查的“头号功臣”,简单又实用。咱只需要去医院抽一管血,就能检测血液里PSA的含量。PSA是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血液里的PSA含量是很低的。要是前列腺出了状况,比如长了癌,PSA就可能大量释放到血液里,导致它的数值升高。一般来说,正常参考范围在0-4ng/mL。要是您的PSA检测结果超过了4ng/mL,可就得提高警惕了,这意味着您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有所增加。不过呢,也别太紧张,因为一些良性的前列腺疾病,像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也可能让PSA升高。所以,光靠这一项指标还不能立马确诊前列腺癌,还得结合其他检查一起看。
直肠指检(DRE)
这直肠指检,听起来有点尴尬,但作用可不小。医生会戴上手套,涂上润滑剂,把手指伸进直肠,隔着直肠壁来触摸前列腺,感受它的大小、形状、质地,看看有没有硬结、肿块之类的异常。虽说这方法比较简单,也有点“原始”,但它能直接发现前列腺表面的一些问题。有些时候,PSA检测没啥异常,可通过直肠指检,医生就能摸到前列腺上的可疑结节,这也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早期迹象哦。不过,直肠指检也有它的局限性,对于前列腺内部深处的病变,它可能就不太容易发现了。
影像学检查
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TRUS就像是给前列腺做个“超声波透视”。医生会把一个小小的超声探头,通过直肠放到前列腺附近,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前列腺的结构和形态。在屏幕上,医生能看到前列腺的大小、有没有结节,还能判断结节的位置、大小以及回声情况。要是发现有低回声结节,那可就有可能是癌组织在捣乱啦。不过,光靠超声检查,有时候也很难准确判断到底是不是癌症,还得进一步做其他检查来确认。
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说是给前列腺拍“高清大片”,对前列腺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超强。它能更清楚地显示前列腺的内部结构,发现那些比较小的癌灶,还能判断肿瘤有没有侵犯到前列腺周围的组织。如果PSA检测结果异常,或者直肠指检摸到了可疑结节,再加上经直肠超声检查也发现了问题,那接下来医生一般就会建议做个MRI,进一步明确情况。而且,在准备做前列腺穿刺活检之前,MRI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检查,能帮助医生更好地确定穿刺的部位,提高活检的准确性。
基因检测(针对高危人群)
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前列腺癌和遗传因素也有挺大关系。要是家族里有直系亲属,比如父亲、兄弟,得过前列腺癌,那您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可就比别人高多了。对于这类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基因检测就派上用场了。通过检测一些特定的基因,像BRCA1、BRCA2等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就能提前评估患癌风险。如果发现有相关基因突变,那就更得密切关注前列腺健康,筛查的频率和项目可能也得相应加强。比如,可能从50岁提前到45岁甚至更早,就开始定期做全面的筛查。
筛查频率建议
一般情况下,对于50岁以上的普通男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和直肠指检。要是PSA检测结果一直都在正常范围内,身体也没啥不舒服,那可以每2-3年再做一次全面的筛查评估。但要是您属于高危人群,比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或者之前检查发现PSA有异常波动,那就最好从45岁开始,每年都进行PSA检测、直肠指检,必要时还得每年做一次MRI检查,时刻紧盯前列腺的健康状况。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咱们就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赶紧行动起来,和家人一起关注前列腺健康,定期去医院做筛查。要是在筛查过程中有啥疑问,也别怕,多和医生沟通交流,他们会给您最专业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