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关乎全民健康,这其中包含了女性在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健康以及婴幼儿成长期间的健康,做好科学、高效的妇幼保健护理有利于预防妇幼疾病,同时也是提升妇幼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那么以下就对妇幼保健护理的一些科普知识做一介绍。
女性不同生命阶段的保健护理要点
(1)青春期保健护理: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并不断成熟的重要时期,该阶段要密切关注女性月经初潮后的保健管理,女性的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同时经期的持续时间约为3~7天,一旦发现了经期延长以及经量过多,甚至伴随严重痛经,那么建议女性尽早就医,从而排查是否存在内分泌问题或生殖器官异常。在该阶段需要通过合理饮食来摄入钙元素,还可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从而预防女性青春期贫血。
(2)妊娠期保健护理:女性从备孕起便要开始补充叶酸,建议每日补充0.4mg,这有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在整个孕期阶段需要接受规范化的产检,通常为8~11次,特别是孕20~24周的超声大排畸以及孕24~28周的糖耐量筛查非常关键。进入孕中晚期可维持左侧卧位休息,同时每天可参与适当的活动锻炼,比如选择孕妇瑜伽、孕妇体操或者散步等,使孕期的体重增长获得严格控制,建议孕期的体重增长每周小于0.5kg。
(3)产后与更年期保健护理:女性在产后42天需要接受盆底功能评估,防止盆底松弛而引起漏尿、子宫脱垂。女性进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不断降低,该阶段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以及心血管疾病,所以建议更年期的女性要每日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并注意补充维生素D,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钙质,还要定期进行骨密度以及血脂水平的检测。
新生儿保健护理要点
(1)喂养与睡眠护理:在新生儿阶段,建议尽可能采取母乳喂养,并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通常新生儿每日的哺乳次数约为8~12次,每次的哺乳时间约为15~20分钟。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则需要严格依据其提供的说明书配比进行喂养,避免过浓或过稀。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每日的睡眠时间约为16~24小时,在睡眠过程中可维持仰卧位,并确保床垫坚实。避免新生儿使用过软的枕头以及毛绒玩具,预防窒息。
(2)日常护理:在新生儿脐带尚未脱落前可以每天用75%的酒精对残端进行擦拭消毒,并确保脐周卫生、干燥。在新生儿沐浴时确保水温38~40°C,沐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重点对新生儿的颈部以及腋窝等各个褶皱处进行清洁,建议新生儿出生后两周左右需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从而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3)健康监测以及疫苗接种:需要对新生儿的黄疸变化进行细致观察,一般足月儿的黄疸在其出生后的两周内便可逐步消退,而对于早产儿来说其黄疸持续时间不超过4周,一旦发现黄疸有持续不退的情况,甚至退而复现,那么要高度警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及时入院就诊。家长要严格遵循国家免疫规划来完成新生儿的疫苗接种。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应进行乙肝疫苗以及卡介苗的接种,之后需要遵循免疫程序完成新生儿的各项疫苗接种。
妇幼保健误区
(1)误区一: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女性在月子期间是不可以洗头和洗澡的,其实在产后3~7天便可进行洗头和洗澡,然而要注意水温的控制以及洗后的保暖,并及时将头发吹干,如果坐月子期间不洗头洗澡,很可能引起产褥期感染。
(2)误区二:一些人在妇幼保健中过度地依赖服用保健品,而忽略了均衡的饮食营养,事实上,对于女性和婴幼儿来说,在饮食保健中均应优先通过食物来获取营养元素,比如可以吃一些深海鱼来补充DHA,多吃绿叶蔬菜来补充维生素、叶酸,如果盲目地服用保健品,极有可能引起营养失衡,甚至加重肾脏负担。
(3)误区三:一些人认为婴幼儿的口腔护理不重要,事实上,在乳牙萌出后需要每天用指套或牙刷对牙齿进行清洁,预防奶瓶龋。进入1岁以后要逐步减少夜奶次数,进而预防儿童牙齿发育异常。
妇幼保健护理是需要全民共同关注和参与的保健工作,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各界都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需要将妇幼保健护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切实维护好女性以及儿童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