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人常诉说膝关节有“打软腿”的情况,多见于走路或上下楼梯时突然感觉腿部无力、发软、关节交锁、膝关节疼痛,出现跛行,甚至险些摔倒。
常见病因
1、关节运动损伤: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损伤,患者在走平路时会打软,有时还伴有关节痛、活动受限及活动时弹响等。其次是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会明显感觉伤腿没劲,走路时打软的次数比较多,膝关节有错动感,且部分会肿胀。
2、膝关节脂肪垫劳损、慢性滑膜炎和滑膜皱襞异常肥大,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所致,感觉膝关节打软、疼痛、肿胀、压痛,劳累后症状明显影响正常活动。
3、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骨质增生,感觉关节发软,有的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
建议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影像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以通过按摩、针灸、口服外用药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损伤严重者则采取手术治疗。
生活中可采取以下方法练习改善膝发软症状
1、卧位直抬腿:仰卧,脚踝离床面30cm,膝关节伸直,脚尖向上勾起,脚尖外旋30度,坚持10秒,10个为一组,每边做3组,左右交替,在10秒内缓慢放下。
2、靠墙静蹲:背靠墙壁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或略微外展(约15°)。屈膝至大腿与小腿成90°-120°角(角度越小难度越大,建议从浅蹲开始,中老年人120度即可)。保持膝盖不超过脚尖,膝盖方向与脚尖一致(避免内扣或外翻)。腰背紧贴墙壁,双手自然下垂或轻扶大腿。维持30秒至2分钟(根据个人能力循序渐进)。
年纪轻轻腰就老了?随着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疾病的年轻化,其共同的特点都有反复持续性腰部酸胀、疼痛,腰部肌肉僵硬的症状。
这通常是由于腰肌的慢性劳损以及腰椎的病变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弯腰、弯腰搬重物或者长时间久坐不动、久站,会导致腰背部肌肉反复地牵拉劳损,并引起腰部肌肉力量不足、韧带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等问题。
女性患者需排除妇科疾病。如果腰痛持续存在且未缓解,必要时需到医院及时就诊,进行X线、CT、MRI、彩超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通过药物、物理疗法、控制体重及调整工作生活方式等,配合以下科学的锻炼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老腰痛”症状。
1、跪位伸展与腹部拉伸:进行腹部拉伸时,双上肢尽力前伸,仰头,感受腹部肌肉牵拉;进行跪式拉伸时,臀部尽量靠近足后跟。两种拉伸前后交替进行,各保持20秒,重复5次为一组,早晚各做一组。
2、猫式伸展:双上肢伸直跪于床面,先埋头、顶胸、抬腰,使背部形似拱形;再塌腰、降胸、抬头,使背部形似反拱形。该组动作持续1分钟后休息30秒,早晚各练习3分钟。
3、背肌锻炼:仰卧位,双手放在腰部,身体向上抬起,维持10秒钟,1组10个,每天3-5组。
4、腹肌锻炼:仰卧位,双手交叉放于胸前,身体向上抬起,维持10秒,1组10个,每天3-5组。
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注意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变换体位。建议不要坐低矮的沙发,最好坐高度适中的硬椅子,并在腰部放置软靠垫支撑。睡觉时应选择硬板床;避免搬运重物,搬重物时应先下蹲,避免直接弯腰。运动前要热身,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