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帮助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29 00:00:00
作者:​雷荔雅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GBD 2021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达4.6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32.9%。这一数据清晰显示出我国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这一群体的庞大,神经系统疾病如同一道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患者的身体机能、认知能力、情感世界,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困扰。然而,要提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却绝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要建立起对疾病本质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多维度、个体化的综合管理策略实现。

科学基石:精准医疗与干预

虽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基础千差万别,但究其根源,均多与神经元损伤、神经递质失衡、脑网络连接异常相关。基于此,要帮助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首要之务,在于通过精准医疗与康复干预,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功能,为他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科学“基石”。

1.精准用药:药物是控制症状、延缓进展的关键“武器”,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关注疗效、不良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2.前沿手术干预:对于一些药物难以控制的震颤、肌张力障碍、严重癫痫,可采用深部脑刺激术(DBS)等神经调控手术。

3.物理与作业疗法(PT&OT):物理治疗师通过专业的运动疗法、平衡训练、力量训练、步态矫正,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维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预防跌倒和挛缩;作业治疗师聚焦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训练(穿衣、进食、洗漱),教授他们适应性策略、使用辅助器具,帮助患者重拾生活自理能力与尊严。

构筑支持性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港湾

1.居家环境改造。(1)消除跌倒隐患:移除松动的地毯、电线;确保通道畅通无阻;在楼梯、浴室、走廊安装稳固扶手;改善全屋照明,尤其是夜间感应灯;选用防滑地砖、铺设防滑垫。(2)便利性设计:调整家具高度;将常用物品放置在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使用杠杆式门把手和水龙头;考虑步入式淋浴间并配备沐浴椅;厨房使用滑轨式橱柜等。(3)适应性辅具:根据个体需求,在专业OT评估指导下,选用合适的助行器、转移板、坐便椅、穿袜/穿衣辅助器、防抖餐具等。

2.心理与情感支持。(1)正视情绪困扰:抑郁、焦虑、挫败感、病耻感是神经疾病患者常见的情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2)专业心理干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认知行为疗法(CBT)、接纳承诺疗法(ACT)等心理咨询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营养与全身健康管理:滋养身心的源泉

1.个体化营养策略。(1)均衡与充足: 患者应及时补充富含抗氧化剂(蔬果)、Omega-3脂肪酸(深海鱼)、B族维生素(全谷物、瘦肉)、优质蛋白的食物,建议尝试地中海饮食模式。(2)吞咽障碍管理:在语言治疗师(ST)指导下,适当调整患者食物的质地(糊状、泥状、浓流质),采用安全进食姿势。(3)便秘的预防:应注意保障患者的高纤维饮食、充足饮水、规律作息、适度活动,在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温和通便药。

2.维护整体健康。(1)慢病共管: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避免引发脑血管病,加剧神经疾病的症状。(2)睡眠卫生:部分患者会存在睡眠障碍,注意建立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睡眠环境、避免睡前进行兴奋性活动和饮食。

社会连接与赋能:在共同体中寻找力量

1.家庭核心作用:家属的陪伴、理解、耐心与实际照护,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支柱。

2.融入社区: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参与社区活动、老年大学、兴趣小组,帮助他们保持社会角色和联系,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与生活满意度。

帮助提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身便是一项融合了医学智慧、人性关怀、社会支持的系统工程,在科学、关爱、坚韧的共同守护下,每一位患者都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拓展出生活的宽度与深度,让生命的尊严与希望持续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