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检验科如何有效防止职业暴露
2023-12-08 00:00:00
作者:林丽
作者单位: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首先明白职业暴露的定义: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有损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检验科职业暴露包括感染性职业暴露血液性(锐器伤多见)、体液、化学物性、物理性。检验科根据我国2017年颁布的《病原微生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17)》,涉及病原:生物操作的实验室来看,一般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危害等级为二级,适用于能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各种血液体液等标本量大。繁微生物。检验科工作繁忙,忙之中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如何有效防止职业暴露,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1.首先从科室布局及功能区域划分来看,科室应严格划分区域,包括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应明确规定不能在实验室工作污染区进食进水、吸烟等。2.检验科加大院感知识方面的学习,对锐器伤后的及时处理进行演练,对体液血液溢洒或喷溅演练并熟练掌握。

3.科室工作流程的简洁合理,物品摆放有序,仪器设备的摆放应方便操作,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发生拥挤,操作不便,防止相互碰撞发生意外事故。

4.科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带好手套,口罩和帽子等防护用品。

5.科室的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紫外线灯的开关要设在室外,在进入紫外线消毒灯的房间时,注意保护眼睛,应及时关闭紫外线灯。

6.科室在接触病人的体液标本如病人的白带,尿液等时,注意防止标本溅起进入眼睛,导致工作人员皮肤粘膜暴露感染。在采集甲乙流拭子、新冠核酸标本时,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面屏。

7.注意防止锐器伤,如采集静脉血标本,末梢血。要特别注意老人和小孩这类人群,在采集标本时,容易出现不配合的现象,容易被针刺伤。在工作期间,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以免误伤医务工作人员。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被锐器刺伤。

8.注意防止检验科工作室内空气发生污染,主要防止产生气溶胶污染,如离心机离心时,离心管发生破裂,这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关闭电源并保持离心机盖子关闭30分钟后,使气溶胶沉积后才能开盖处理。并立即贴上预警标识。通知科室主任,做好个人防护用镊子夹取碎玻璃渣放在利器盒里面,清理血标本,离心机内表面污染用75%的酒精擦拭后用清水擦拭,干燥后才可以恢复离心机正常使用。

9.还要注意检验工作中的血标本开盖操作、血清标本加样、各种仪器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气溶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危害检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工作时,盖上盖子,可以有效防止产生气溶胶。

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方法和指征,可以简记为内外夹弓大立腕。洗手指征为两前三后。两前即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三后为: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幸发生了锐器伤,如针刺伤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是: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五评估六预防用药七追踪随访。具体操作:一挤: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立即轻柔的由近心端到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防止虹吸现象。二冲:用。三消毒:用碘伏等消清洁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毒伤口。四报告:意外受伤后,最好在1小时内报告科主任和院内院感科登记评估预防用药。暴露者和暴露源马上进行抽血,做传染病八项方面检查包括HIV、丙肝、TP和乙肝等检查。

血液、体液等溅入眼内或口腔的处理,首先如果溅入眼睛内,马上用洗眼器进行冲洗15分钟。若溅入口腔立即吐出口中的体液或血液,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籁口数次。按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