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深山里的“药箱行者”
2025-07-02 11:47:47
作者:陈杰
作者单位:广元市朝天区卫生健康局
孙进芬 记者 顾钧竹 清晨5点的曾家山还笼罩在薄雾中,61岁的赵金奎已经踏上了巡诊的山路。他肩上的药箱漆面斑驳,却擦得锃亮;脚上的胶鞋沾满泥浆,却走得稳健。这样的场景,在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石鹰村已经重复了40个春秋。这名“药箱行者”两次荣获广元市“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妙手回春

1980年,16岁的赵金奎走上了学医路,三年后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正式开启行医路。那时的曾家山没有像样的公路,出诊全靠一双脚。“记得第一次急诊,是去5公里外的山沟里,凌晨3点就打着手电筒就出发了。”赵金奎回忆,踩着泥泞的山路赶到时,裤腿早已被夜露浸透,而等待他的是一位12岁的少年——高烧后突然四肢无力、情绪躁动,已辗转多家医院。赵金奎在煤油灯下仔细把脉,最终确定了病因,并用山里采来的草药,配出了方子。一个月后,少年重新站了起来。

还有位七旬老人,腰腿剧痛到不能下床,医院诊断书上写着“可能瘫痪”。赵金奎没有放弃,他翻遍医书,用“强筋健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三法并施,并每日往返十几里山路给老人换药。四周后,老人不仅能站起来,还能开着三轮车去地里干活。村里人都说,赵医生这是把“瘫痪”两个字从诊断书上生生抹去了。

扎根基层

“赵医生的脚步声比闹钟还准。”80岁的张桂芳早早守在门口,患高血压多年的她,每个月最期盼赵医生上门。“降压药要按时吃,咸菜要少碰。”这样的对话,在秦巴山区重复了成千上万次。

“赵医生的医术,是走出来的、看出来的、悟出来的。”曾家镇中心卫生院的同事评价赵金奎,没有高精尖的仪器,就靠“望闻问切”的老功夫。

除了治病救人,赵金奎还将“防未病”的责任扛在了肩上。他为石鹰村1000余名村民建立了动态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的随访率达到100%。那些发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村民的健康状况。“山里人看病不容易,要把预防工作做在前头。”他说。

“乡亲们需要,我就在。”话语简单,却是医者最朴实的承诺和最真实的写照。广元市朝天区卫生健康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持续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让更多“赵金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